广东登革热确诊病例依然上升,我校已有22
广东省卫计委今天(6日)通报,截至今天零时,广东全省确诊登革热病例总数达到例,累计报告死亡病例6例,其中,仅昨天一天,全省报告新增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共例。全省除梅州外,20个地市均出现登革热。广州市计划在明天开展全市统一的清积水、灭蚊虫行动。
(数据来自央广网10月6日消息)
截止至10月6日,我校登革热确诊病例已达22例,目前有3人住院,病情稳定。国庆期间的病例数目增加了12例。期间,我校登革热防控行动也还在进行中,各相关防控部门的登革热防控工作刻不容缓。
学校门诊部是防控登革热行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仅需要密切监控发热病人的情况,还需配合校团委、宿管中心等部门开展相关防控活动。
从学校今年出现的 例登革热病例开始,学校就组织专业消毒公司迅速就在外环区域内开展了包括喷洒灭蚊剂在内连续7天的“灭蚊行动”,之后改为每周三、周五开展,并且“灭蚊行动”将一直持续到10月底。同时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也相应的来到学生宿舍进行防控灭蚊工作。接下来医务室将继续加强宣传,配合学生处,组织大家进行专项宿舍清扫,尤其是宿舍饮水机的托盘和阳台上的积水清理。登革热主要是通过白蚊、伊蚊叮咬传播,所以防蚊灭蚊是关键。“在统一的时间,做好灭蚊工作,将宿舍的卫生搞好,积水清理干净,就能做到有效防控登革热”,金主任还强调,防治登革热,灭蚊和清理积水是关键。做到这两点,登革病毒就难以滋生和传播,没“蚊”无“登”。所以,师生应持乐观态度,配合相关部门,积极做好防控工作。
广州大学门诊部公告栏
此外,医务室也协调宿管中心到学生宿舍进行灭蚊和蚊媒密度调查。为了让师生们更加了解以及重视登革热,门诊部加大了宣传力度,分别在网络平台和校内电子显示屏发出了防治登革热的相关信息。
现在就由小编再为大家普及一下登革热的相关知识。
首先,大家要认识到放松警惕会让蚊虫有机可乘!
室内一点点积水,甚至是茶杯里的余水都有可能会滋生!尤其是国庆出游,宿舍中盆里的剩余的些许积水,茶杯里没喝完的水,许多宿舍中一周无人,给蚊虫提供了 的机会。
登革热导致的出血(资料图片)
感染上登革病毒的患者,首先出现的最明显症状就是发热、皮疹和全身的骨、关节以及肌肉疼痛,所以此病在台湾地区又称为断骨热。钟晓祝主任介绍,登革热分为轻型普通登革热和重型登革热。前者如同患上流感,患者身体发热、全身酸痛、全身会出现少量皮疹、淋巴结肿大,因为症状较轻,所以常被忽视;重型登革热早期同典型登革热症状相似,但在3-5日之后,患者将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谵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脑膜脑炎表现,并在前胸、颈、颜面出现大面积积血红疹,甚至出现消化道大出血或者出血性休克。此时已转化成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或者登革休克综合征,如果抢救不及时,4-6个小时之内便会殒命于此,死亡率高达50%。
埃及伊蚊(资料图片)
现在已知能够携带传播登革病毒的伊蚊多达12种,但最主要的还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在中国的登革热发病地区,两广地区大部分主要由白纹伊蚊传播,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埃及伊蚊则为主要的传播媒介。因为伊蚊的生活环境多为炎热潮湿气候为主的热带和亚热带,导致这些地区成了登革热的高发地带。
登革热早期可能出现皮疹(资料图)
登革热这么可怕,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呀!
但记者还从学校宿管中心了解到,自登革热防控行动开展以来,宿管中心主要负责落实宿舍蚊香片的发放以及宿舍相关登革热知识的普及工作,同时加大了宿舍楼栋的垃圾清理力度,使宿舍内的蚊虫无处可栖、无处可滋。我校宿舍管理中心的徐老师说,“对于登革热的预防,每栋宿舍都贴了宣传海报,每个宿舍都发了登革热疾病的相关资料和灭蚊片。现在每周三、周五晚上6:00-7:00学生宿舍都会统一灭蚊。
经过学校各相关防控部门的努力协作,登革热的防控成效显著。据悉,学校内的蚊媒指数已有明显下降,在近期的调查中,校内阳性积水即含蚊子幼虫积水的情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据记者了解,最近几天发热去校医务室就诊人数相对稳定,没有明显增多。登革热是可防可控的传染病,我校师生应从个人卫生、宿舍卫生做起,定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小编在 也再次提醒大家:虽然登革热很可怕,但只要大家认真对待,积极做好灭蚊工作,定能战胜登革热!
————————————————————————
如果你想分享该条消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d/5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