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ubiubiu教你三招击退登革热
时至盛夏
大家在享受清凉着装的同时
对于蚊子送的“红包”也着实让人困扰
更可怕的是
蚊子还会传播一种可怕的疾病——登革热!
如果你发热、头痛、肌肉痛……
你以为是得了普通感冒?
不一定!有可能是登革热找上门了!
1、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经伊蚊(俗称“花蚊子”)叮咬传播的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夏秋季节高发。目前尚无疫苗预防,无 治疗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在我国,登革热多为输入性流行,但有伊蚊分布的省份存在输入病例引起本地暴发的风险。
2、登革热的流行季节?
主要流行季节为6-11月,高峰期为8-10月。各年龄组人群均可感染登革病毒而发病。
3、登革热有什么表现?
登革热发病较突然,有发热,头疼、眼眶痛、骨关节和肌肉痛,皮疹,出血(皮下出血点或流鼻血)等症状,发热1-2天内可达39-40℃,严重患者会出现休克衰竭甚至死亡。且登革热传播速度快,国内无相关疫苗可预防。
4、登革热的传染途径?
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者接触传播。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罪魁祸首,成蚊主要在白天活动,并叮咬人;且白纹伊蚊必须将虫卵产在水中,虫卵也需要在水中才能发育为幼虫和蛹,室内外各种容器积水也就成了花斑蚊繁衍的 “温床”。
5、福建省情况如何?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与东南亚等登革热疫区商旅往来频繁,白纹伊蚊在全省内广泛分布,这些因素造成福建省登革热的防控形势严峻。自年以来,福建省每年均有输入病例的发现,并多次在沿海地区引起暴发流行。
蚊虫生长、繁殖最喜欢积水的环境,在家居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才能让蚊虫无处遁形?
预防登革热三大招
1、 招——清!
清理积水!清理垃圾!
翻盆倒罐,清除闲置无用积水,清除废弃的容器,暂时闲置未用的容器应当逐一翻转倒放。小积水的地方有:储水容器、泡沫箱、闲置陶罐、废弃塑料瓶、汽车轮胎等。大积水的地方有沟渠、洼地、下水道等。饮用水容器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求严密加盖,每5~7天换水1次,不能定期换水的可放养食蚊鱼等。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清理垃圾,保持房前屋后,无一次性使用水杯、饭盒等容器。
2、第二招——杀!
采用微生物杀虫剂,对生态影响小。放养食蚊鱼,在水池、荷花缸小范围放养食蚊鱼自动捕杀伊蚊。在室外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或热烟雾剂法,室内选用滞留喷洒;蚊香、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瓶装杀虫气雾剂等。
3、第三招——防!
安装防蚊纱窗、挂蚊帐、穿浅色长袖、涂好防蚊药水、远离积水等蚊虫孳生地。外出时,穿浅色长衣长裤,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驱蚊液或驱蚊膏;避免在伊蚊活跃时间(上午8-10时和下午4-6时)在树荫、草丛、凉亭等地方逗留。
小贴士
我国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地区,如缅甸、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和越南等国家。市民前往这些地方时,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by/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