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提醒近期登革热正高发,预防措施这样
沙溪街坊请注意!
今年中山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数
(包括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
均比去年同期上升
今年中山市报告的登革热输入病例
均为境外感染病例
其中柬埔寨输入占82.8%
泰国和孟加拉国输入各占6.9%
老挝输入占3.4%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的通报数据,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多个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今年登革热疫情较往年同期大幅上升,其中柬埔寨登革热疫情尤为严重。通过对我市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毒株的分子流行病分析发现,我市本地感染病例毒株分别于柬埔寨和印尼输入病例毒株同源性高,由此推测今年我市本地感染登革热疫情由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的可能性大。
近期我市气温高、降水多,适宜白纹伊蚊繁殖。7月份蚊媒密度监测数据显示,伊蚊密度较上月略有降低,但仍维持在年度高峰水平。预计暑假期间,随着出境旅游人次数的增加,我市发生境外输入病例的风险增大,由输入疫情导致本地传播的风险也随之增高。
因此
中山市卫生健康局温馨提示
请大家做好登革热预防措施
1计划出境人员在出行前充分了解当地登革热流行情况。在当地要做好防蚊措施,外出时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定期使用含DEET(避蚊胺)成分驱避剂,住宿时选择有空调和防蚊纱门纱窗的房间,并使用蚊帐。
2从东南亚、南美洲和非洲等登革热流行地区归国人员,请做防蚊和自我健康监测。(1)从登革热流行区归国的人员,在归国后2周内应做好防蚊措施,以降低疫情在家庭、工作单位、学校和社区的传播风险。
(2)部分感染登革热的患者症状轻微,不易察觉,从流行区回国的人员若2周内身体出现不适,尤其是出现发热、乏力、全身酸痛、皮疹等可疑登革热症状时,医院就医,并且告知医生发病前旅行史和境外活动史等。
3本地市民要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好登革热防治:(1)积极主动配合村居、住建、物业等部门做好居家和工作场所清除积水、清理卫生死角工作,如隔天清洗花盆托盘和鱼池过滤箱、对储水容器加盖密封、将水养植物改为土养,减少居家环境的伊蚊孳生,降低登革热在本地的传播风险。
(2)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避免在早晨和傍晚(伊蚊活动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凉场所逗留。户外活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和长裤,涂抹含DEET(避蚊胺)成分驱避剂。
4建筑工地是常见的伊蚊孳生高风险场所。建筑工地内有大量未启用的排水沟、电梯井、沉箱等容易积水低洼处,一处积水即可孳生大量孑孓,因此建筑工地内伊蚊密度普遍较高。承建方应定期对难以清除的积水投放杀蚴剂,灭成蚊。建筑工人在施工时应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减少蚊虫叮咬。
关于登革热
还有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
1登革热关键在于预防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传播速度快,无特异性治疗药物,重症病例可出现严重出血、休克甚至死亡。其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皮疹、“三红征”(面、颈、胸部潮红)等,少数患者会进展为登革出血热(DHF)或登革休克综合征(DSS)。
不过,小伙伴们也不需要太害怕,登革热可防可控,关键在于预防,需要全省上下联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省卫健委要求,各地要积极落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防控责任,采取有效防蚊灭蚊措施,降低蚊媒密度,加强医疗机构疑似病例早期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落实各项登革热综合防控措施。已经发生登革热疫情的地区,要严格按照登革热防控相关技术指引要求,组织乡镇/街道基层力量,快速果断做好病例搜索和隔离、疫点应急灭蚊和孳生地清理等处置,切实做到早期、果断、快速、彻底处置疫情,严防疫情扩散蔓延。
2无积水就无蚊虫
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广东登革热主要通过白纹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清除蚊虫孳生地(各类家居、工作场所的室内和外环境积水)、杀灭成蚊和个人预防蚊虫叮咬是登革热防控的关键措施。
灭蚊窍门看过来 01居家灭蚊三大招空调托盘、花盆托盘、地漏等积水每3-5天清除一次。
对于水缸等日常需要使用的盛水容器应加盖。
水培植物也可选用封口的花瓶,或每3-5天彻底换水并清洗植物根部一次。
02市民防蚊要做好 03出游防蚊不能少沙溪发布编辑部
编辑:黄卓绮
责编:郝玉超、黄俊萍
编审:杨冠豪、李志峰
信息来源: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广东卫生信息、广东疾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by/4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