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来袭不用怕,积极预防是关键
9月18日下午,我院副院长沈志浩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防保科、院感科、门诊部、总务科等部门负责人,对全院的登革热防控工作进行了一次自查自纠。
此次自查自纠,重点检查医护人员对“登革热诊断和治疗指南”的培训、考核、掌握等情况;登革热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置、隔离、治疗、报告等流程;登革热快速检测开展情况及院内环境清理情况等。并对院内各类积水、下水道等蚊虫孳生地及时清除情况及定时投放灭蚊幼剂等进行检查,积极做好院内防蚊、灭蚊督查工作。
为了进一步加强登革热的防控工作,切实保护全县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院采取了相关措施:加强对相关重点科室医护人员的培训,要求熟练掌握登革热诊疗方案;医院内部防蚊和灭蚊的防控工作,医院内部环境整治的力度;做好登革热防治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登革热快速检测”等。
▲工作人员对院区进行灭蚊处理
眼下正是是登革热的高发期,我们需要了解登革热,预防登革热。
什么是登革热?
蚊虫叮咬是虫媒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渠道,登革热便是虫媒传染病的一种。它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通常在夏秋季节高发。
二次感染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等基础疾病者,老人或婴幼儿,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孕妇为登革热的高发群体。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
1.突发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可升高至39℃—40℃,体温常持续一周不退。
2.体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3.发红: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4.皮疹: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
5.其他:疲劳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
登革热目前无有效疫苗可以预防,也无 治疗法,只能对症治疗,所以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感染后部分人会发病。退热后仍存在病情恶化的风险,一旦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皮肤红色斑点、口鼻出血、呕血便血、嗜睡易怒、皮肤湿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则需要紧急护理,应立即到门诊或急诊就诊。人们在感染后会获得对同型病毒较为持久的免疫力(一般为1—4年),但对异型病毒仅能获得数月的短暂免疫力。
登革热的预防措施
防蚊灭蚊,不仅可以预防登革热,还可以减少感染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传染病的危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清除垃圾,消除卫生死角;
2.翻盆倒罐。清除或翻转倒置家中废弃的容器(瓶罐),饮用水容器加盖封口;
3.杜绝潮湿。填塞外环境中(庭院)的竹筒、树洞以防积水;废弃轮胎放在避雨的场所或遮盖好以防积水;
4.做好个人防护。尽量穿长袖衣裤,减少暴露,避免蚊虫叮咬;
5.使用蚊虫驱避剂。涂抹于皮肤的外露部位或直接在衣服上喷洒;
6.避免在伊蚊活动高峰时段外出。早晨或傍晚工作或外出时,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7.物理防蚊。提倡使用蚊帐、安装纱门纱窗等物理措施防蚊,特别是婴儿床和婴儿车;
8.购买灭蚊产品。在家中使用杀虫剂灭蚊时,要按照产品的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儿童接触。
温馨提醒:
因登革热发病症状与感冒、流感等相似,若您怀疑自己被蚊子叮咬或者您有去南美、非洲、东南亚地区的外出旅游史,应及时来院就诊。高热不退时,请勿服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退烧药,应以物理方法降温为主。如出血症状明显,应避免用酒精擦浴。
真:—
地 址:浙江省海盐县武原街道盐湖西路号
点亮小星星,让我们知道您“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by/4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