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预防登革热防蚊最关键
近段时间,很多市民都在议论普洱发现登革热的病例,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到底是真是假呢?又该如何预防,如何治疗呢?12月3日上午,本台记者采访了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所长、主任技师周红宁。
视频
据周所长介绍,登革热属于我们国家新发现的传染病种,也是云南省的新发疾病,一直是在边境沿线缅甸、老挝邻近的地方多发,我们普洱近两年也有登革热的输入病例发生,今年就在孟连县勐啊口岸附近发现登革热病例,整体的疫情现在得到很好的控制,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十多天没有发现本地登革热病例。目前无疫苗可预防登革热,也无 疗法,只能对症治疗。最简单的方法是防蚊咬,发病时及时就医。
据介绍,登革热的传播需要媒介,这个媒介就是埃及伊蚊和白蚊伊蚊(人称花斑蚊)。在我国,传播登革热的伊蚊主要是白蚊伊蚊。蚊子喜欢躲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乘人不备就叮你一口。“花斑蚊”白天叮咬人,高峰在早上8-9时及下午5-6时。当雌蚊叮咬了发病早期(5天内)的患者后,登革病毒会在蚊子体内增殖,经8-10天的增殖期后,再叮咬健康人,就会使人患上登革热。孳生场所伊蚊主要孳生在小型清积水中,最常见的伊蚊孳生环境就是庭院里的花盆、托盘、富贵竹等水生植物的花瓶中、淋花浇菜的临时储水罐、房前屋后堆放着的容易被雨淋的瓶瓶罐罐等。自然环境中、竹林的竹洞、芭蕉都会积储雨水而使伊蚊孳生。
云上普洱
供稿:普洱台刘丹艾嘎
编辑:苏晋邱雨
编审:刘今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by/12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