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确诊4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寨卡

今年2月,寨卡病毒感染病例首次输入浙江省。截至目前,浙江共确诊4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什么是寨卡病毒?它有哪些症状?

孕妇和儿童为啥要格外注意?

现在已经取得哪些研究进展?

今天,小编为您带来“寨卡七问七答”!

寨卡病毒七问七答一什么是寨卡病毒病?

寨卡病毒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寨卡病毒是黄热病毒的一种,与乙脑病毒、登革热病毒是近亲。

二人们如何感染寨卡病毒?

人们主要通过蚊子叮咬而感染寨卡病毒,主要由伊蚊传播,这种蚊子也是传播登革热“罪魁祸首”。我国与传播寨卡病毒的伊蚊种类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寨卡病毒还可由怀孕的母亲在怀孕或生产过程中传播给胎儿或婴儿,也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但传播几率尚不清楚。

三寨卡病毒病有什么症状?

被携带有寨卡病毒的蚊子叮咬后数天内,约有20%的人会出现临床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肌肉、关节疼痛等,也可伴有结膜炎、眼后痛和呕吐等表现,一般症状较轻,通常在2-7天后自愈。

小儿感染病例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四为什么孕妇和儿童要格外注意寨卡?

资料显示,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胎儿死亡。

小头症是婴儿在子宫或婴儿期大脑发育异常导致婴儿头部出现非正常变小的一种罕见病。患有小头症的婴儿和儿童通常会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大脑发育困难。

五预防措施

目前尚没有针对寨卡病毒病的疫苗,防止寨卡病毒感染的最有效保护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

(1)在流行地区生活或去这些地区旅行时,应注意穿着长袖衣物( 是浅色衣服)、使用驱虫剂等,同时注意关闭门窗、使用纱窗及蚊帐等方式避免蚊虫叮咬;

(2)注意将居室内或居家周围的水桶、花盆、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防止蚊虫在这些容器中孳生。

六就诊与治疗途径

寨卡病毒病目前尚无 治疗方法,但一般症状较轻,为自限性疾病,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即可,包括止痛、退烧、休息和大量饮水等。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曾在流行地区生活或去塞卡病毒病流行地区旅行的人员,如出现可疑症状,怀疑或者担心自己感染了寨卡病毒,应前往当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和咨询,需要时可通过采血检验,确认是否感染了塞卡病毒。

七 研究进展

3月2日,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成功分离出寨卡病毒。这是继成功完成浙江省输入性病例寨卡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后,我省疾控中心在寨卡防控研究中取得的新进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by/119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