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新区疾控中心提醒登革热流行季,这份防
近日,我国海关总署发布年第号公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卫生部门通报,截止年6月15日,多国出现登革热疫情,其中菲律宾报告病例例,越南报告病例例,马来西亚报告病例例,新加坡报告病例例,巴西共报告病例例。我国报告病例前五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浙江、福建、云南、四川。目前南京市部分地区也发现个别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下面,且听新区公卫中心疾控所专业人员为您送上登革热防控攻略。
01
什么是登革热?——全球最重要的蚊传疾病
登革热(dengue)是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3到15天,多数为5到8天,临床表现为起病急,程度可从轻度发热到高热不等,同时伴有严重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及皮疹,面、颈、胸部潮红,严重者可因休克或其他重要脏器损伤导致死亡。
白蚊伊蚊
埃及伊蚊
02
登革热是怎么传播的?登革热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发生直接传染。埃及伊蚊分布很广,在非洲、中南美洲、澳洲和东南亚地区都有滋生,在我国的海南省、台湾省南部、云南、广西和广东的个别地区也有存在。我们南京地区主要是白纹伊蚊传播。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属于白天吸血的蚊类,有早、晚两个活动高峰。白纹伊蚊是“半家蚊”,喜欢孳生在小型的积水容器中,如室外废弃的缸、罐、桶、杯,室内的插花瓶、水缸、痰桶和花盆托等积水中。公园的竹林、树林等树洞石穴、椰子壳、芭蕉叶、香蕉叶等小型积水中。
03
外出旅游如何防控登革热?
准备前往有登革热疫情地区(东南亚、南美等高发)的旅行者,一定要做好防蚊措施,注意全程防蚊叮咬,开启夏日旅游的正确方式。
我们在户外时,应尽量穿长袖衣服和长裤,并扎紧袖口和领口,对于皮肤暴露部分一定要涂抹防蚊虫药。除此之外,旅游者尽量不要在潮湿的树荫下、草地上以及水边坐卧。如果在野外宿营,可以点艾叶、青蒿、柏树叶、野菊花等驱赶蚊虫。另外,不要在河边、湖边、溪边等靠近水源的地方扎营,这些地方蚊子会更多。
切记,在登革热流行区旅行结束后15天内,如出现发热、皮肤潮红、肌肉、骨骼疼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治疗(建议到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就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l/9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