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豪幼儿园保育保健夏季传染病防控知
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幼儿的作息时间容易出现紊乱,加上天热食欲不振,出汗多,幼儿抵抗力较低,容易生病。同时,夏季也是部分传染病高发、易发的季节。因此,老师和家长不仅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还要做好幼儿夏季传染病的预防工作。
夏季常见传染病及预防措施
一、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感染。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二、感染性腹泻病
感染性腹泻是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特别利于病菌的繁殖,食物易受污染,再加上夏季人体消耗大,免疫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夏季是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主要症状:大多数肠道传染病发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做到“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
三、猩红热
猩红热为A组β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创伤处或产道引起。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预防措施:
1.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l/9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