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我们有妙招大径幼儿园m
蚊子太坏了,
不仅在细皮嫩肉的孩子们身上
留下一个个大包外,
还能传播登革热。
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虫媒传染病,通过伊蚊(花脚蚊)叮咬传播,人与人之间并不会直接传染。
登革热的临床症状主要出现发热(一般39度以上)、皮疹、头痛、眼眶痛、肌肉疼痛、骨骼关节痛、疲惫无力等症状,还可能出现皮肤发红、眼结膜充血或牙龈出血等表现。
为什么会感染登革热白纹伊蚊是登革热传播媒介。它喜欢在白天吸血,下午活动高峰比上午明显(峰期出现于上午7:00~10:00、下午16:00~19:00)。常常躲在阴凉避风处,树荫、草丛、楼梯底下、杂物间等。
伊蚊吸入带病毒的血液后,病毒在蚊子体内复制,吸血8~12天后即有传播能力,再叮咬其他健康人群,造成感染。更可恶的是,这只蚊子不仅终生都能传播疾病,而且还会将病毒经卵传给下一代。
家庭如何预防登革热登革热有疫苗可以预防吗?如何治疗?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就是说现在还没法通过注射疫苗预防登革热。
目前尚无 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目前,要做好防控登革热传播与蚊虫传播媒介-白纹伊蚊的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
清理积水
排干沟渠死水,疏通下水道,污水井加盖,平洼填坑,堵塞树洞。
及时清理家里的缸、罐、塑料瓶、器皿等积水容器。
家庭用的水缸或水箱加盖,以防蚊子进入。
防止垃圾堆积,将垃圾放入密闭塑料袋并放入密闭容器中。
家养水生植物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并注意容器的清洗,容器底部不要留有积水。
杀灭蚊子
在室外采用超低容量喷雾法或热烟雾剂法。
室内选用滞留喷洒。
蚊香、电热灭蚊片、电蚊拍、瓶装杀虫气雾剂等。
(采用药物灭蚊时,要佩戴口罩,做好防护,以免吸入有害的成分。)
预防蚊虫叮咬
安装防蚊纱窗。
挂蚊帐。
穿浅色长袖。
涂好防蚊药水。
远离积水等蚊虫孳生地
★当出现疑似登革热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预防登革热,我们在行动!清除积水灭蚊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清理或控制蚊虫孳生地,清除一切积水。园内指定专人负责幼儿园防蚊灭蚊工作,认真仔细巡查园内的各类积水点:1.清除积水,妥善处理垃圾如玻璃瓶、空罐等等。
2.把可贮水的容器用适当的盖好或倒转摆放,以免积水。
3.把地面不平处填平,将树洞及竹洞堵塞。
4.排水渠的淤塞物应最少每星期清理一次,以防淤塞。
5.把车胎用胶带包裹或把车胎的底部刺穿,令积水可以流出。
6.花瓶里及花盆底的水每星期最少清倒或更换一次。
7.对于不能清除的积水(如雨水井、检查井、集水井等)可以采取封闭设计,让蚊虫无法进入雨水井产卵,或者采取投放长效灭蚊幼剂,也可以请专业服务公司投放。
8.有效控制园内蚊虫密度,对幼儿园外围周边50~米范围内的一切蚊虫孳生地进行彻底清理。(以防幼儿园周边的蚊虫飞入校园)。
灭成蚊成蚊密度高的,就要启动应急杀灭成蚊的行动,使用正确的器械,药物,在蚊虫活动高峰期规范的施药。如校园需要大面积杀灭成蚊,定期聘请市疾控中心每周来园开展杀灭成蚊工作。
防蚊活动室、办公室、食堂等人员密集的室内场所,安装了纱门纱窗等防蚊设施,使用灭蚊灯等,并每日在幼儿离园后使用有农药登记的正规产品进行消杀。
健康教育我园开展相关的预防登革热健康教育课。安排家长和幼儿完成"清除积水灭蚊"的家庭任务,以提高教职员工、家长与幼儿的防蚊意识,使大家掌握登革热预防知识,并把知识带回家中。
落实晨午检每日落实幼儿园晨午检及因病缺勤追查及登记制度,一旦教职工或幼儿出现发热、皮疹等登革热可疑临床症状时,要在做好防蚊隔离的前提下及时就医。如果被确诊为登革热,患者要及时报告学校,学校及时向辖区疾控机构报告。学校在疫情处置期间,要根据疾控机构的建议做好调查、防蚊灭蚊、新病例监测等相关工作。我就知道你“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d/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