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防小贴士

每当季节交替,

气候变化无常,

幼儿抵抗力低而容易生病。

传染病的发生会给

孩子、家庭、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人体内环境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

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

特别容易引起各种传染病。

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大多数由柯萨奇A组病毒所引起。其传染性强,容易在幼托机构爆发流行,应该注意及时隔离。

孩子的咽部会出现一些小的疱疹,甚至一些破溃的小溃疡。任何疾病都是有潜伏期的,一般情况下是七到十天,多数是两到四天。

如果,孩子接触了疱疹性咽颊炎的孩子,妈妈就要多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些表现,让孩子注意休息、多饮水。如果有任何不适,有发烧、嗓子疼等症状,医院就诊。

让我们来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

如何预防?

帮助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干净水,注意加强日常锻炼,居室勤通风、被褥常晾晒、玩具多消毒,公共场合尽量少去。

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期,家长要做好预防工作,如果发现孩子发烧不退的同时口腔里起水疱,那就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督促孩子加强锻炼,保持充足休息,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传播途径

当人被带病毒蚊子叮咬后,病毒会从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感染,如果病者在刚发烧前至退烧期内(大约六至七日)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传给蚊子继而传播开去,此病并不会经由人与人之间传播,与患者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

传播途径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过3到15天的潜伏期(通常为5到8日),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到5天,严重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痛、肌肉痛、背痛、后眼窝痛、发病后3到5日出现红疹、恶心、呕吐、轻微的牙流血和流鼻血,病后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极少数病者会恶化至出血性登革热,进一步出血、休克,严重时可引致死亡。

传播途径

现时并没有一种有效疫苗来预防登革热,预防登革热的 方式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以避免被蚊子叮咬,有关预防蚊咬的措施如下:

1、避免在“花斑蚊”出现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2、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3、到登革热流行区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漏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

4、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

5、所有渠道要保持畅通。

6、将地面凹陷的地方全部填平,以防积水。

幼儿园近期优惠

欢迎加入阳光丽景大家庭

园址:汕头市龙湖区练江路29号阳光丽景幼儿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d/938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