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疫情蔓延做好预防七措施

医院将于10月8日整体搬迁到新院区,与我中心院区合体。医院规模更大,环境更美,设备更精,服务更优,将成为我中心强大的技术后盾,敬请继续关心和支持我们。

据福建省卫计委通报,截至9月24日17:00,我省共报告61例登革热病例,无死亡。其中输入性病例39例;本地感染病例22例,分布在福州14例,莆田8例。因登革热靠蚊虫叮咬传播,所以灭蚊是防控登革热最有效的措施。

专家提醒广大群众,灭蚊的同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蚊虫叮咬,发现自己出现发热、全身酸痛、出疹等症状时,医院就诊。

本地感染病例福州14例、莆田8例

省卫计委通报:东南亚国家和台湾地区今年登革热流行,受此影响,我省持续有输入性的病例报告。截至9月24日17:00,共报告61例登革热病例,无死亡。其中输入性病例39例;本地感染病例22例,分布在福州14例,莆田8例。尽管与去年同期比,今年的疫情有大幅度下降,但是防控工作仍不能掉以轻心。

灭蚊是防控登革热最有效的措施。专家提醒广大群众:立即行动,彻底清除自家室内外的积水,对家里的水生植物水体、花盆托盘、容器积水等进行翻盆倒罐或者及时清理更换,以防止“自养蚊子,叮咬自己”;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使用纱窗和蚊帐,避免被蚊虫叮咬;发现自己出现发热、全身酸痛、出疹等症状时医院就诊。

登革热是常见病人与人之间不传播

记者从省卫计委获悉: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

全世界每年约有万到1亿登革热病例发生,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

我国登革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输入性病例。流行季节一般在每年5~11月,高峰在7~9月。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登革热潜伏期3~14天,前驱症有鼻炎、结膜炎,主要临床表现为突然高热、恶寒,剧烈性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三痛”,伴有恶心、呕吐、乏力、厌食。 次发热可达39℃~40℃,持续4~5天后下降,症状减轻,约1~3天后再次出现高热(双峰热),在发病3~5天,多数病人首先在躯干两侧出现麻疹样红斑,逐渐向四肢发展。

治疗登革热,目前尚无 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为主。

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预防登革热做好7措施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蚊蝇孳生地。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物。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d/535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