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防控攻略
当前,雨水密集、气温回升,蚊虫孳生繁殖,登革热已进入多发期,您做好防蚊准备了吗?
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传染病。
登革热流行的高峰期与雨季有关
多发生在气温高、雨量多的季节
登革热是迄今为止传播最广、危害 的一种虫媒病毒病,其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5~11月份,高峰在7~9月份。今年以来,柬埔寨、马来西亚、越南及缅甸等东南亚国家登革热呈高发态势。
多年来涵江区已实现登革热本地零病例,但每年仍时有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发生,调查显示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
典型的登革热症状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可升高到39℃-40℃,体温可持续一周不退。
皮肤发红:脸部、颈部、胸部和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疼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皮疹: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登革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雌蚊才吸血。雌性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性最长可达天。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将病毒传播给人。
如何预防登革热?目前登革热没有 治疗方法,主要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但是只要广大市民能够做到“二消、一防、五早”,登革热是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预防登革热最主要的措施是防蚊灭蚊。没有积水就无法孳生蚊虫,就无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等蚊媒传染病。
蚊虫防制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
清除积水是灭蚊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倒掉可能孶生几百只蚊子幼虫的积水
比追着打死几百只
已经会飞的蚊子要容易有效得多
一、消除各种蚊虫孳生地。没有积水就无法孳生蚊虫,就无蚊媒传染病。旧轮胎、废旧缸罐、盆景、饮料瓶等有积水的地方是蚊虫的乐园,也是登革热传播流行的“定时炸弹”,在此提醒大家注意消除积水,清除可能蓄积有蚊幼虫孳生的各种水体,翻盆倒罐,消除一切形式的积水,对饮用水容器勤洗刷,加盖防蚊,“翻盆倒罐”,消灭蚊虫孳生场所。
二、消灭成蚊。在日出后和日落前约半小时到2个小时左右开展灭蚊效果 ,可选择高效低毒如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等进行喷洒杀灭成蚊。
三、做好个人防护。夏季在室外活动时应穿浅色长袖长裤,或在皮肤上涂驱蚊剂,白天、晚上睡觉应挂蚊帐、点蚊香,防止被蚊虫叮咬传染。
四、提高警惕,及时发现、处理病例,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
五、疫区往来人员是感染登革热的高危人群,尤其是有到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或工作的人员,应做足预防措施,若出现发热等相关症状,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有出境史。
登革热高发期!
大家一定要注意
感染了可就不好了
大家记得告诉身边的亲朋好友
一定要注意!不容小觑!
根据厦门市疾控中心网站、浙医二院客户端综合整理
撰写:陈亮
编辑:连朱英
编审:郑元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d/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