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夏季传染病预防温馨提示
点水壶给小树浇水
亲爱的家长朋友:
夏季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6岁以下幼儿为高发人群。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痢疾、登革热、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疱疹性咽峡炎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幼儿园是孩子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传染疫情很容易传播,因此,家长们一定要对夏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做个简单了解。夏季常见的儿童传染病有哪些?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疱疹性咽峡炎
儿童疱疹咽峡炎常见于1-7岁儿童,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夏季为高发季节。其主要传播途径除了粪-口途径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而且传播速度较快,所以常常会引起同游玩的孩子一同发病。除了咽峡部疱疹外,常常伴有高热、咽痛、头痛、颌下淋巴结肿大或压痛等。
疱疹性咽峡炎
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解便常常夹杂粘液、甚至脓血,便意急切,解便后又始终觉得没有解干净,部分病例可出现发热等症状,又因为这种疾病常常会因为食物源引起,常常还可以出现幼儿园、小学班级集体发病的情况。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
细菌性痢疾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手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手足口病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所有人都普遍易感该病毒。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的免疫保护持续时间短,因此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节。每隔2-3年还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诺如病毒新变异株。
诺如病毒
登革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是全球传播最广泛的蚊媒传染病之一。患者可在感染后1~14天,多数在5~9天后发作。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头痛、肌肉和关节痛等。
登革热
预防夏季传染病的办法
当然夏季常见流行病还有很多,例如流脑,风疹等等,不同的传染病治疗不同,但是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似的,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来预防,减少孩子被传染的几率:
1、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加强食品卫生,注意餐具消毒。2、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3、充足睡眠,保证幼儿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4、加强室外活动,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能得到日光照射,吸进新鲜空气,增强幼儿造血及免疫功能。5、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孩子常见传染病。6、夜间做好防蚊工作,尤其是外出游玩时。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可一定程度防止皮肤感染、减少蚊虫叮咬。7、适当锻炼,增强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体温的调节能力,使得孩子更少出现高烧的情况。家长朋友们请注意:
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孩子有发热或呕吐、腹泻等症状,请医院进行就诊,为了杜绝传染病在园内传播和蔓延,就诊时让医生开具诊断证明,并及时将诊断结果告知幼儿所在班级老师,晨检时保健医对幼儿进行检查,确定痊愈后方可进班。
如果诊断为传染病时,请家长在 时间如实将诊断结果告知老师,不要瞒报、谎报,以免使传染病毒蔓延,影响其他幼儿的身体健康。痊愈后返园时须携带诊断证明、痊愈证明和复课证明。
图文
保健办
排版
保健办
审核
安全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jc/9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