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不是慢郎中,治疗登革热退热既快又
“急惊风遇到个慢郎中”是很多人调侃中医的说法,认为中医只能调理慢性病,治不了急病。殊不知,中医在很多急症领域一点都不慢,中医急诊大有作为。这几天陆续接诊了几例“登革热”的患者,主要表现为持续的高热和明显的疲倦乏力,部分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服用退烧药后很快体温就再次升到39℃以上,转用中医治疗后体温很快平稳下降,三个患者均是服药1剂即退热,其它症状也同步好转。病例1是一个66岁的阿婆,高热伴呕吐、全身酸痛乏力,在家及门诊服用退热药后症状一直无改善,11月11日来急诊就诊。辨证考虑湿温发热,湿热俱重,予以藿朴夏苓汤、黄连苏叶饮等加减,一剂药后热退。复诊时阿婆诉仍有恶心、纳差,诉近期消瘦九斤。看舌苔腻苔已经褪尽,考虑湿热之后气阴两伤,予以竹叶石膏汤加减善后。病例2是前述阿婆的儿媳,发热恶寒全身酸痛,同样查登革热病毒抗原阳性。辨证风寒束表、邪热内盛,予以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加减,重用麻黄透邪宣表,服药1剂后热退,未再反复。后以竹叶石膏汤调理善后。病例3是一36岁女性,高热伴全身酸痛乏力3天,来诊时体温39.5℃,辨证属于风寒束表、邪热内盛,夹有湿邪为患,予以麻杏石甘汤合升降散加芦根、藿香、紫苏叶之类化湿渗湿,1剂后热退。后继续以醒脾化湿善后调理。三个人,同样的病,辨证不同,所选用的治疗及调理善后的方药也大不相同,却都收到了一剂退热的效果,这就是中医辨证治疗的魅力所在。在急诊,这样的高热患者很常见,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或用伤寒方,或用温病方,很多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医并非都是慢郎中。
上一篇文章: 中招后比断骨还痛,已报告多例暴雨后更需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lcbx/1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