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招后比断骨还痛,已报告多例暴雨后更需
暴雨过后,蚊虫增多通过蚊子传播的疾病“登革热”实在不容小觑必须记住这种蚊子的样子
近日,多地疾控发布提醒:近期出入境流动量大新一轮强对流“登场”天气炎热,蚊子频繁出没需特别警惕登革热
广州疾控:
今年已报告多例登革热输入病例
广州的登革热
主要是由输入病例引起本土传播广州市疾控中心19日透露
今年以来
广州的登革热输入疫情
来得比往年早
而且输入病例数量比去年有增加
广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秦鹏哲:
东南亚的疫情和南美的登革热疫情,现在是比较严重的,比往年会更重一些,第二点是因为目前我们国际航线的客流量在持续上升,这也为我们带来更大的输入风险,第三点今年是年以来,广州入夏最早的一年,3月23日就入夏了,高温也会导致蚊虫的孳生。
今年在一月份就有了输入病例,这也和刚才所说的东南亚和南美疫情相关,因为当地有比较大的增幅,第二个病例数有很多,有十几例,我们已经有十几例的输入病例了,但目前都得到了完整的处置,没有续发的本地病例出现。
广州疾控预测:5月甚至更早
广州有很大的可能出现登革热个案
根据广州疾控的监测从今年1月份都目前为止广州的成蚊密度比过去三年的同期都要高所以市疾控方面预测在今年5月份甚至更早的时间广州会有很大的可能出现登革热个案
发病时比断骨还痛
严重的话会丢命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由于会剧烈疼痛又被称为“断骨热”登革热不会“人传人”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伊蚊一般藏在:房前屋后阳台、天台小型积水或容器积水,包括水生植物、花盆底座、贮水容器、饮水机水盘,以及废弃轮胎等。
伊蚊常活跃在:上午7~10点和下午4~7点。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
“高热三痛三红”+皮疹
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图源:北京疾控中心
大多数人感染登革热后症状轻或无症状仅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提醒:近期降雨密集
房前屋后的积水要及时清理
广州市疾控中心呼吁市民
提早应对
要做好灭蚊防蚊
预防登革热在本地传播
特别是近期降雨密集房前屋后的积水也要及时清理
灭蚊关键一招:翻它!
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作为普通大众,我们能做的最主要的就是,清理家里的积水,多翻多倒
将蚊子扼杀在摇篮里
01种养水生植物的容器
应每周换水1-2次,并冲洗植物根部及洗刷容器内壁。
02各类容器
清除家居内外及庭院前后各类盆、罐、缸、坛、瓶等容器内的积水。
03塑料薄膜
清除室外废弃的塑料薄膜,暂时闲置在室外的塑料薄膜应及时清除上面无用的积水。
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怎么办?
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或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当出现突起发热(有时可达39°C),同时伴有以下症状之一:
明显疲乏、厌食、恶心等,常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痛、骨关节痛,可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
5月是登革热的传统高发季节,市民朋友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登革热,应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并及早就医,并主动告知接诊医生自己近2周的旅居史和蚊虫叮咬史。
知识多一点:
怎么避免招蚊子?其实蚊子吸血也是有偏好的当蚊子于1米距离内
锁定一群潜在目标时有以下这些特征的人容易变成蚊子的“香饽饽”↓↓↓
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人
较肥胖人士、爱喝酒吃肉的人、呼吸频率快的人。
新陈代谢快的人
孕妇、小孩、运动员或者年轻男子。
散发特殊气味的人
化浓妆的人、不洗澡的人。
穿深色衣服的人
蚊子有趋暗的习性,因为它们很容易脱水而死,所以视浅色为危险信号。
想避开蚊子,首先就要让它们讨厌自己,容易出汗的人要及时擦去汗液,运动后要尽快洗澡,少用香水、润肤露等,少穿黑色衣服。
最后送大家
一个正确的打蚊子姿势
创意绘图:广州日报。
由于蚊子的翅膀构造和独特的飞行方式,蚊子更擅长上下飞行,所以在你横着拍掌的时候,它会飞快向上或向下逃走。这样打更容易打中。
转发,提醒亲友!
来源
花城+、广东疾控、广州卫健委、广州广播电视台、潇湘晨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lcbx/1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