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确诊5180例多国高发国庆出行注
越南一周确诊例!
多地疾控紧急提醒!
△图源:南方日报
中秋、国庆双节长假将至,又将迎来一波旅游高峰,在尽情游玩的同时,一定要警惕这种疾病——
近期,登革热在东南亚地区快速流行,在全球范围内,今年的病例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多地疾控中心发布提醒,我国部分省份出现了本土登革热疫情,多数有登革热流行区的旅居史。
越南一周新增确诊例
中使馆提醒防范登革热疫情
当地时间9月19日晚,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发布通告,提醒在越中国公民注意防范登革热。近期,越南境内登革热确诊病例快速增长。9月4日至10日一周内,全越确诊病例例,其中,死亡病例1例(在和平省),河内市确诊人数达例,比8月最后一周增长近一倍。年初以来,全越累计确诊病例达例,其中,死亡病例23例。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泰国卫生部官员9月20日表示,卫生部疾病控制厅的最新报告显示,年初至9月13日,泰国共发现例登革热感染病例,累计死亡病例84例。
孟加拉国卫生服务总局9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当日,该国今年以来已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例,死亡病例例,其中9月死亡病例例。世界卫生组织称,这是该国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登革热疫情。
多地疾控紧急提醒
部分省份发现登革热病例
近一个多月来,多地检出登革热输入病例,多地疾控发布预防登革热提醒。
9月15日,成都疾控发布提示,今年以来,泰国、越南、巴西、秘鲁等国家陆续暴发登革热疫情,我国登革热疫情也明显上升,云南、广东、浙江等多省份出现本地病例,特别是云南报告的病例较多。
9月7日,海南疾控发布提醒,每年5月到10月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今年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登革热高发,我国个别省份已发生多例登革热病例,多数有登革热流行区的旅居史,疾控中心发布预防登革热提醒。
8月,湖南疾控发文称,今年以来,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阿根廷等国家出现严重的登革热疫情,目前国内多省已有输入性病例报告,部分陆路边境地区甚至出现局部暴发疫情,提醒市民务必加强防范。
近期,北京疾控也发文提醒市民警惕:近日多地暴发登革热疫情。既往北京市登革热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多因前往疫源地感染,病例感染地点以东南亚国家为主。
预防登革热
记住两大“硬核招数”
01.防蚊灭蚊
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剂;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进行驱蚊;室内种养水生植物、有鱼缸等,适时在水缸中放养食蚊鱼。登革热流行期间,室内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需种养建议改为沙石种养。
02.清理积水
封盖好水缸、水箱等容水器皿;填平洼坑、废用水塘、水沟、竹洞、树洞等;疏通沟渠、岸边淤泥和杂草等。
排清可能孳生蚊虫的积水,包括房屋前后、花园/阳台/天台、水池/水养植物、饮水机托盘/花盆底托、竹筒/树洞/轮胎、建筑工地和绿化带等积水。
各种闲置盆罐、饮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废弃容器,及时清除丢弃或翻倒过来。
另外登革热主要通过“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要尤为注意预防伊蚊叮咬,防患于未然。
出现这些症状需尽快就医
登革热主要症状为突发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三红症”(面、颈、胸部潮红)、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等。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感染登革热后症状轻或无症状,但少数患者会发展为重症。
如果过去2周曾在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过,或自己生活的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并且出现发热、肌肉痛、皮疹等症状,医院就医,向医生说明情况,避免延误病情及造成进一步传播。
原标题:《一周确诊例!多国高发!国庆出行注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l/1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