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疾控中心提醒登革热流行季将至,这样做好
4月28日,安徽省疾控中心发布提醒:登革热流行与伊蚊滋生有关,每年的5~11月是登革热的传播流行季节,流行高峰是7~9月。随着气温上升、降雨增多,我省将面临登革热病例的输入和传播风险。
据了解,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由媒介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起高热,伴全身肌肉、骨关节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症状。登革热流行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南部等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我国南方省份曾出现过登革热暴发流行。
埃及伊蚊(左)、白纹伊蚊(右)
登革热的主要传播途径为“患者→伊蚊→健康人”。人与人之间不会传播登革热病毒。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登革热病例输入后存在传播风险。
感染登革热有哪些症状?专家介绍,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突发高热+三红征+三痛+皮疹。具体来说,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40℃;三红征:即面、颈、胸部潮红;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对于普通公众应如何预防登革热?省疾控中心提醒,防蚊灭蚊很重要。登革热预防措施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清除各类积水,控制蚊虫孳生地是防治蚊虫的根本措施,具体方法有:保持住家及周围环境卫生整洁,清除各种卫生死角和垃圾;翻盆倒罐,及时清理住家及周围各类无用积水;人、畜饮用水容器或其他有用积水容器建议3~5天彻底换水一次;家中减少种养水生植物,对于已有的水生植物,建议3~5天彻底换水一次;住家及周围景观水体,可放养观赏鱼或其他种类食蚊鱼。
此外,避免叮咬是关键。日常保持工作地、居住地环境清洁,房间内可安装蚊帐、纱门、纱窗或使用蚊香、灭蚊拍等方式进行防蚊驱蚊,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外出时可随身携带驱避剂,尽量不在蚊虫活动高峰时段在树丛、草地、垃圾桶旁等地逗留。
专家特别提醒,如发病前14天内曾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逗留史,或生活的城市有登革热疫情发生,当出现突起发热等上述典型症状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此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可疑旅居史,以尽快得到诊治,避免延误病情。
合肥通客户端﹣合报全媒体记者唐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l/16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