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中医有妙招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因人而异,一般在感染病毒后的5-8天发病。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可有出血倾向。少数重症登革热病例可因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登革热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通常预后良好。因此,做好预防,远离登革热!
一般预防寒从何来?
1、提高自身抗病能力:生活规律,起居有常;饮食清淡,注重营养;少食生冷以寒凉损伤阳气,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之品以防湿热内生;经常进行活动锻炼,增强体质。
2、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
3、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消灭伊蚊孳生地,清除露天盆罐积水。较大及较长时间积水的水洼、水坑可采取生物灭蚊的方法,投养食蚊鱼或投放草药辣蓼草灭蚊。
4、保护易感人群:白蚊伊蚊吸血有两次活动高峰(即日出前1-2小时左右和日落后2-3小时左右)。外出注意防护,野外活动穿长袖衣服、长裤、鞋袜,避开二次活动高峰;尽量少到蚊子易孳生场所停留或活动。暴露部位涂擦防蚊油、清凉油或桉树叶汁防蚊。房间装纱窗,睡眠挂蚊帐。流行期间少外出,不到病人家中。
中医药预防
1、服用原则
适用于登革热流行区域。健康者在附近区域无登革热报告的情况下,可配合佩戴中药香囊、艾灸、食疗等方式预防;无需服用药物预防,以免矫枉过正,损伤正气。
2、中药香囊
药物组成:藿香、艾叶、苍术等药物。
注:早在汉代,张仲景就提出苍术“能避一切恶气”。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苍术“能除恶气,古今病疫及岁旦,入家往往烧之辟邪气”。《本草经注》:“苍术除恶气,弥灾疹”。由此可见,苍术功效极大。
用法:每人1个,随身携带,睡前可置于枕边,每周更换1次。
功效:芳香化湿。
3、艾灸
穴位:选取中脘、足三里、大椎等穴位,艾灸20-30分钟,每日一次。
功效:温中健脾,扶正祛邪。
4、食疗
薏苡仁克,与粥同煮。
功效:健脾利湿。
5、方药
(1)藿香6克、六一散15克,每日1剂,清水煎ml,代茶饮,少量分次服用,3剂为宜。
适用人群:平素无明显不适者。
(2)白茅根30-50克,每日一剂,清水煎ml,代茶饮,少量分次服用,3剂为宜。
(3)金线莲鲜草30-50克,或金线莲干草3克,代茶饮,少量分次服用,3剂为宜。
适用人群:平素常有面色偏红,口鼻干燥,大便偏干,小便黄赤等“上火”征象者。
(4)藿香3克,葛根6克,炒山楂9克,生甘草3克,清水煎ml,少量分次服用,3剂为宜。
适用人群:儿童,易夹食夹痰,常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患儿。
温馨提示:素心堂国医馆提供中药香囊价格实惠携带方便远离登革热详情请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d/4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