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流感手足口病及水痘致家长的
尊敬的家长:
您好!新学年开始了!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除了要注意孩子的健康,还要让孩子积极参加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由于学校是学生聚集的地方,容易发生疫情,为保障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希望通过这封信,让您了解几种常见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高防范意识,共同做好校园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登革热
登革热是人被携带登革热病毒的白纹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而引起传播的一种法定乙类传染病。严重者可出现登革出血热,甚至出现休克或死亡。
1.密切注意观察自己、家人及身边朋友的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要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如得了登革热,请遵医嘱住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邻居和朋友。病愈学生凭社区卫生中心返校证明回校上课。
2.注意家居卫生,清除屋内外阳台、天台闲置的废弃容器和花托,及时倾倒积水和清理杂物,消除蚊虫孳生地。
3.水生植物至少每3天更换一次水,并清洗植物根须。在登革热流行季节(每年4-11月),建议改用泥种或沙种养。
4.日常要穿着长裤、长衫,睡觉时应挂蚊帐,晨运和傍晚去公园要注意防蚊叮咬。
5.加强锻炼,均衡营养,注意休息,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由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咳嗽或打喷嚏传播,也可通过接触带有流感病毒的物品,再触摸口鼻或眼睛而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症状和一般季节性流感类似,包括发热、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部分人可能会出现呕吐和(或)腹泻,但绝大多数患者病情相对轻微,只少数病例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1.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多开窗通风。注意居家卫生,保持居室卫生清洁。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常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个人物品。
3.凡子女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的应及时就医,并报告学校,待治愈退烧后至少两天后才可返校,避免感染他人。加强身体锻炼,合理营养,规律休息,多做户外运动,少去人流聚集及空气污浊的场所。
4.与学校配合,若学生在校内发热,请及时将学生接回,并及时就诊。
5.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季节性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遵循自愿自费的原则,有条件可前往卫生防疫部门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该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全年都可发生,以4—9月多见。尤其目前梅雨季节、气候变化无常时易发多见。孩子感染病毒后,多以发热起病,一般为38℃左右,同时在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一处或多处出现皮疹,或出现口腔粘膜疱疹。
1.发病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防止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疾病。
2.家中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晒被褥,保持家庭环境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对家中的餐具及用具加强卫生消毒。
3.家中备用一些常用的消毒剂,定期对室内表面进行消毒清洗。孩子的卧室、被服、用具、玩具等可采用紫外线照射、通风、暴晒和煮沸等措施进行消毒。
4.每天对孩子进行检查,发现疑似症状,应医院检查确诊, 时间将病情告知班主任和校方,及早做好消毒隔离措施。
5.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如孩子患上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请如实向学校反映情况,并及时通知孩子所在的培训班、辅导班和兴趣班等机构协助做好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应在家自我隔离自发病之日起2周(14天)后或至皮疹结痂后1周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的健康证明返校时经校方核实后方可返回课室上课,避免感染他人。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出现斑丘疹、疱疹、痂疹为特征。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儿童发病多见。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水痘传染性强,病人为主要传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后5天(皮疹完全结痂为止)都有传染性。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直接接触和飞沫传播。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的 接传播。
1.水痘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防止通过呼吸道传播感染疾病。如辅导班、托管班等。
2.家中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晒被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家中备用一些常用的消毒剂,定期对室内表面进行消毒清洗。孩子的卧室、被服、用具、玩具等可采用紫外线照射、通风、暴晒和煮沸等措施进行消毒。
4.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jc/7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