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不凉,也不是茶,为何广东凉茶叫凉茶
一晃眼儿,竟也过去了大半,时间已悄悄快要进入盛夏。最近的你是不是感觉,心情烦闷,体内燥热,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来,却又好像有一股无法压制的邪火猛然窜上,容我掐指一算,你缺凉茶啦!
凉茶在每个广东人的心中都有很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凉茶是他们的“续命水”,民间有个说法,广东的凉茶铺比米铺还多。在广东人心中,没有什么事是喝凉茶不能解决的,口舌生疮?喝凉茶!心烦目赤?喝凉茶!什么,担心期末考试挂科?喝凉茶!
开个玩笑,但是对于广东人来说,在炎炎夏日里,没有什么比来上一杯凉茶,更能祛暑败火,提起精神气了。
除了炎热的夏日,对于广东人来说,在熬夜加班、热辣饮食后,将一碗浓黑味醇的凉茶一饮而尽,浓郁的苦味充斥着口腔,舌尖微麻,而后开始慢慢回甘,瞬间感觉一身的疲惫和燥热都驱散干净,立刻精神饱满,不愧是广东“续命水”!
凉茶被称作“凉茶”,但是既不“凉”也不是“茶”,为何要取这个名字呢?
“凉”并不是指口感温度冰凉,而是指做凉茶的材料药性寒凉,能在夏日驱散暑气,消散人们的体内热;在冬日缓解干燥,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
而被叫做“茶”,可它却不是一种茶,而是用复方或单味土产草药煎熬而成的饮料。凉茶的分类很多,药草搭配的不同,药效也就不同,例如由夏枯草、桑叶、菊花等植物熬煮而成的夏桑菊茶可以治疗风热感冒,目赤头痛等,而由葛花、木棉花等五花熬煮而成的五花茶有清热祛湿,解暑除烦等功效。
凉茶并不是近两三百年才出现的,关于凉茶的历史已经有千余年之久,可上溯中国信史的开端商朝。
要说起这凉茶在商朝的历史可就有一段渊源了,甚至可以说牵扯到了一个朝代的诞生。在商汤灭夏桀时,为了一举消灭夏桀,临战之前,商汤举行了隆重的动员大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汤誓”。商汤在会上举着“药汤”向士兵传达了这次兴师征伐的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鼓舞士兵,一击即中!
再有伊尹丞相强调了四点:一、效法大禹禁酒令,以茶代酒正风气;二、远祖黄帝说了,有病治病,没病防病,怎么防病,多喝汤剂;三、喝了药汤,感激商汤;四、打胜了分钱、分粮、分地盘。最后,全军饮下预先用九鼎锅熬好的中草药汤,号称“九鼎汤”。三军饮毕,士气高涨,直扑夏桀军队,商朝诞生了。凉茶也就此拉开了长达千余年之久的发展历程。
成汤就被后人称作中华凉茶的始祖,是凉茶的发明人之一。自此,成汤制凉茶以君臣扶正,佐使去邪,味甘、微酸、略辛、咸苦不察,使得军队大获全胜,完成了朝代的更替,让历史的车轮向前滚动,这是中华凉茶始祖丁成汤的功德。商太祖履死后,他的子孙因为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成就了商朝,而纪念其丰功伟业,被尊为“成汤”。
而关于广东的凉茶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年,东晋道学医药家葛洪南来岭南,发现岭南高温潮湿,瘴病多发,于是留下悉心研究岭南的温病医药。后来岭南人民根据葛洪留下的医学专著,再结合劳动人民长期防治疾病过程中的丰富经验,发明形成了岭南文化底蕴深厚的凉茶,关于凉茶的历史典故、民间传说在岭南和海外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数百年来,林立于广东、香港、澳门的凉茶铺,也形成了一条中国岭南文化的独特风景线。凭借自身独特悠久的历史底蕴和疗效作用的多样,如今凉茶不仅在广东享有很高的地位,也受到更多不同地区和国家人们的交口称誉。甚至在年底,凉茶还被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凉茶文化更是受到了国家级的保护和传承。
广东人从小就喝凉茶长大,不但时时要去凉茶铺买碗凉茶,家里也要常备着凉茶包,甚至海外华侨离开广东后也要带上几袋凉茶包,毕竟这可是在广东才有的地道凉茶。
对于家中需常备的凉茶包应该要怎么去选择呢?
首先这原材料可不能差,必须得满足广东人的高要求。其次这口感嘛,要是能比网友形容的“喝一口如同进入春天长眠的坟地”的口感味道更温和点就再好不过了。
小伙伴们还在等什么?还不快为即将到来的盛夏,置备上几包时珍凉茶。有一种被迫叫你妈妈认为你该喝凉茶了,懂事的小伙伴们再也不用妈妈拿着小棍子催了,早就已经乖乖准备好,并且贴心的为七大姑八大姨也准备上了几包。说不定今年的脱单大业就由七大姑八大姨帮你解决了,几包时珍凉茶换一个好对象,这可是不赔本稳赚的买卖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jc/13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