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新型肺炎纳入乙类
⊙编辑:杏林君
国务院总理1月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有力有效遏制疫情。同日,国家卫健委发布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甲类传染病仅包括鼠疫、霍乱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甲类、乙类、丙类三类,共39种。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视频来源:央视新闻央视八问钟南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情况到底如何?对于广大基层医务人员和普通老百姓而言,这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已经超乎了我们的想象,现在大家最想知道的无非就是:目前情况到底如何了?对此,在1月0日晚间,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关防控情况,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接受了白岩松采访,回应了民众的关切。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跟SARS区别是什么?现在出现新型冠状病毒的既跟SARS不一样,也跟中东呼吸综合征不一样,是完全不同性质的一个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现在刚刚开始,同时正在爬坡,所以跟SARS那个时候相比传染性没有那么强,毒力也还没那么大。我觉得从疾病的严重性跟传播力来说,两个还是有差别的。.1月19日,武汉市的累计确诊病例,但累计死亡病例是3,这个数字是否意味着它对人的威胁性远远小于年的SARS,还是因为我们积累了打SARS那场战役有很多的经验,因此导致3这样一个数字就是不至于让大家太过担心?两个因素都有。一旦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话,我们确实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治疗的措施比以前有很大进步。另外一方面,因为这个疾病是处于一个起始阶段,现在的病死率不能说明全面,恐怕还得看这个疾病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提高警惕的。当前这个情况并不能代表它的全貌,因为这个疾病刚刚开始,也处于一个爬坡的阶段。3.这两天一下子新增病例非常非常多,是由于我们采用了新的试剂来进行判断,包括检测速度更快了、更准了,还是也跟病毒发生自身的某种规律有关系?两个原因都有。对新的疾病,各地的试剂各方面不一样,需要一个权威的单位来进一步印证,需要拖一些时间。另外一个因素,前天、昨天、今天情况都有不同,在一定意义上说明现在这个疾病在局部发展是比较快的。4.跟SARS比较,这次集中在武汉,而且像上海、广东等地都是输入性的病例,这对防控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吗?任何急性的传染病出现都不是好消息!在一定意义上从流行病学看,它不单是集中在武汉,而且集中在两个区,这两个区大概占了45%,这两个区有一个特点,有一个比较大的所谓海鲜市场,实际上并不是海鲜,而是野味,野生动物。从各方面初步流行病学分析,它实际上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这是比较大的可能。但是现在还是出现人传人的现象,这是我们提高警惕的时候。5.针对人传人的判断是什么样的?在武汉有这样肯定的证据,在广东有两个病人没去过武汉,但是家人在去了武汉以后,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回到家里后,两个家庭都染上了新型冠状病毒。现在可以这么说,肯定有人传人的现象。6.因为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我们对它的了解已经到了哪个程度,离知道它的这个病原还有多远?现在对它的了解还是很不够。我们只能从原则上, ,它是一个新型的冠状病毒。它引起的一些症状,跟以前SARS有些相似。第二,它的源头是什么动物,基本上还不清楚。只是从各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的话,是来自一个野生动物。可能性比较大,比如说像竹鼠、獾这一类这些。7.从医学专家的角度,包括整个医疗体系怎么面对它,应该怎么办?普通人应该怎么防范?它的传染性,现在已经存在人传人,同时医务人员也有传染,要提高警惕了。①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②有感冒要到发热门诊就诊;③要戴口罩。戴口罩还是有用的,实际上并不一定非要戴N95。因为这些病毒不是单独的存在,它常常存在飞沫里。一般的外科口罩还是能够阻挡大部分的病毒。8.普通人意识到什么样的症状,医院去治疗,是发烧吗?因为在冬季,流感比较多,光是发烧还是不够。注意:一个去过武汉或者说家里边有人从武汉过来的,这是一个前提。另外自己有发烧,这个就要警惕了,这个情况必须到发烧门诊去看,同时必要的时候做核酸的检测。随着春运的展开,对于疫情的控制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同时随着务工人员的返乡,对于咱们基层医生的考验也在不断加强,各位基层医生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做好战斗的准备。但是同时,更要保护好我们自身,出诊一定要带上口罩防止被传染。相信我们广大医务人员一定能够再次战胜病毒,将健康再次还给 !近日世卫组织(WHO)发布了针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造成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管理临时指南。对照以下指导,帮你降低感染冠状病毒的风险。
哪种口罩可以阻隔病毒?
1.医用口罩
一般分为三种:(1)普通医用口罩(不推荐使用)优点:可阻隔或防护致病性微生物以外的颗粒或气溶胶,如花粉等。缺点:达不到对颗粒和细菌的过滤效率,不能有效阻挡病原体通过呼吸道入侵,也不能对颗粒及细菌病毒起防护作用。总结:可用于普通环境下的一次性卫生护理。()医用外科口罩(推荐使用)
优点:与医用一次性口罩长相相似,需符合YY-《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标准:
具有一定的呼吸防护性能,可以阻隔大部分细菌和部分病毒,对细菌的过滤效率达到95%以上,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缺点:阻隔病原体的功效强于普通医用口罩,但比医用防护口罩略差。
总结:可用于公共场所及人员密集的地方,以减少传染风险。
(3)医用防护口罩(推荐使用)
优点:可过滤空气中的微粒,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微滴等,能阻止大部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可有效防止空气中的病毒感染。
总结:适用于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地方,或医院、办公场所等封闭空间,对经空气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有防护作用。
.N95口罩(可以使用)优点:能有效过滤PM.5微粒的口罩,口罩的密闭性强,可以阻隔空气中的隐形杀手——雾霾、病毒、细菌、尘螨、花粉等微小颗粒。
总结:适用于雾霾天气,或更专业的场所,但由于其密闭性较强,佩戴不好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心血管疾病等患者需谨慎选择。
口罩的科学戴法
步骤一:区分正反面。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区分医用一次性口罩的正反面。首先,确定有金属条的一侧为口罩的上部,口罩的正反两面均有三道褶皱,褶皱朝下的一面为口罩的外侧,褶皱朝上的一面则为内侧,即朝向口鼻侧。步骤二:将橡筋绕在耳后,用食指及拇指,按压鼻梁处的金属条,使口罩上部的金属条与鼻梁处完全贴合。按压住金属条的同时,另一只手捏住口罩的下部轻轻往下拉开风琴褶皱,使口罩下部与下巴贴合。步骤三:下拉后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口罩边缘直至自己舒适为止,同时尽量减少口罩与面部的空隙。步骤四:佩戴口罩过程中以及佩戴好后,尽量不要用手触摸口罩内侧和表层,触碰前后需清洗双手。步骤五:取下口罩时,将绑带从耳后拉下即可,取下后应朝内折叠摆放或丢弃。步骤六:随着佩戴时间的延长,口罩内、外层的细菌总数都会增多,且滤菌率会随之降低,所以,一次性医用口罩应定期、及时更换, 使用时间是小时,建议更换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本文来源:国家卫健委、央视网、人民日报。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并注明转自杏林学苑(xinglinxy)。本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lcbx/8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