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刷屏的这几天,你怕了吗

11月12日深夜,两名患者被诊断为肺鼠疫

11月14日,北京市卫健委发布公告称,目前一名患者病情稳定,另一名患者病情危重,但未进一步恶化。截至目前,未接到密切接触者出现发热等相关异常情况的报告,续发感染可能性几乎为零。

经过调查后猜测,感染肺鼠疫的夫妻俩,很有可能是在灭鼠的过程中操作不当感染上了鼠疫。

关于鼠疫的答疑

新闻一发出,瞬间成为焦点,引起了广大网民的传播和恐慌。

旧时医生防治鼠疫的装备

鼠疫到底是什么?和土拨鼠有什么关系?是通过什么传染的?有什么危害?染上鼠疫有什么症状?怎么预防?医院确诊病例是真是假?关于近日爆发的鼠疫事件,在这里一一给你解答。

鼠疫为什么是黑死病?

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鼠疫有个外号叫黑死病,它和霍乱“两个人”被称为甲类传染病。

由于感染鼠疫的人皮肤上会产生大量疱疹,破溃后出现黑色结痂,严重者全身皮肤坏死发黑,被称为“黑死病”。而为我们家喻户晓,谈病色变的像非典、艾滋病、狂犬病、登革热等属于乙类传染病。

鼠疫和网红土拨鼠什么关系

鼠疫是由一种鼠疫耶尔森菌(致病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全国各地乃至全球都属于「自然疫源地」。

鼠疫的传播媒介是常见的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包括鼠类、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都是比较危险的传染源。

土拨鼠学名:旱獭

通过哪些途径传染?

鼠疫感染主要的临床类型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型鼠疫

1、鼠跳蚤人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

2、剥取染疫地区的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的动物(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3、染病的人人健康的人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如患者的唾沫融合在空气中),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染上鼠疫后会发生什么

鼠疫患者一般都会表现出危险的全身中毒症状!

发病急剧,恶寒战栗,体温突然升高至39~40℃,呈稽留热。

头痛剧烈,有时出现呕吐、头晕、呼吸急促,很快陷入极度虚弱状态。

心动过速,血压下降,血常规检测白细胞计数增高。

重症患者表现为意识模糊,昏睡,狂躁不安,谵语,颜面潮红或苍白。有重病感和恐怖不安,眼睑结膜球结膜充血,出现“鼠疫颜貌”。

一旦鼠疫患者在出现症状后的24小时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可能就会引起死亡。尤其是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病死率为30%~%。

日常预防小贴士

日常的预防措施主要是减少人被感染的蚤叮咬或者尽量减少暴露肺鼠疫病人的可能性。

1、避免到疫区旅游或活动,避免接触啮齿动物(如:鼠类、旱獭)

2、避免与患有鼠疫的病人密切接触,与可能感染肺鼠疫的病人接触时,尽量和病人保持1米以上的接触距离,并带口罩,勤洗手。

3、采取必要的防跳蚤叮咬措施,使用驱虫制剂,常用驱蚊剂一般都可以驱赶跳蚤。

4、如果曾去过疫区,突然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疼痛、咳嗽、咳血或出血等任一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区旅行史,早期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

医院疫情实属谣言

有记者针对这件事情,医院实地考察。最终发现,医院出现鼠疫并封锁楼层的情况不属实,网传消息纯属是谣言!

此次鼠疫事件希望大家正确看待,无需过分恐慌,学习正确预防知识,切勿以讹传讹。

▍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lcbx/843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