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出游前,了解一下登革热吧澎湃在线

<

登革病毒

Hello大家好,我是登革病毒。

图1.电镜下的登革病毒粒子

(图片来自美国CDC素材库)

登革病毒

我很渺小,小到单用肉眼根本看不见,但足以让人类发热、肌肉关节疼痛、出皮疹,得一种叫做“登革热”的病,甚至让人死亡。

登革病毒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我的好伙伴,只有借助它们的叮咬,才可以完成传播。

图2.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

(图片来自美国CDC素材库)

它们在叮咬登革热病人或者其他隐性病毒携带者时,我就会跟随着汩汩血流一起转移到它的体内,然后驻扎下来,并在它的中肠、卵巢、唾液腺等器官内迅速自我繁殖。接着,当它再去叮咬你的时候,我就会沿着它长长的喙迁移到你的血液当中,成功完成一次完美的传播。

登革病毒

我进入人类体内后,在最初3-14天的潜伏期内并不引起明显症状,那是因为我的数量还不足以让人发病。

登革病毒

发病后,人首先体验到的是汹涌而来的体温升高,39度以上是必须的,并伴随有全身大关节疼痛,犹如蚀骨般的折磨,持续3-5天后,高热减退,与此同时,皮疹却又接踵而来,让人一刻都不得安宁。

发热

发疹

头疼

关节痛

一般情况下,再过1-3天,我就会被机体免疫系统消灭殆尽,高热与皮疹逐渐消减,便可病愈。但如果病人没有及时就医,或者其他型别的病毒(登革病毒共有四种型别)有机会再次进入感染者体内造成二次感染,有可能发展成为重症登革热,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颈强直等脑膜炎症状。此时,患者必须及时入院并得到全方位的治疗与护理。

注意:重症登革热一般与感染者年龄、性别无关,与继发感染及病毒血清型有关。

登革热发病率最近几十年在全球大幅度上升,并且由于绝大多数病例无症状,很多病例被错误分类。有研究表明,全世界有个国家的39亿人面临登革病毒感染风险。

上海市今年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已达70多例,为去年同期的两倍,形势严峻。在上海地区,唯一需要担心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它们凭借着强大的繁殖能力和完美的飞行优势,甚至可以将病毒散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所以说,只要伊蚊能够到达的地方,就可能会有登革病毒的踪迹。

白纹伊蚊喜欢孳生在小型水体之内,如各类瓶瓶罐罐、花瓶、流浪猫水盆,甚至遮雨布褶皱、太湖石沟壑内的积水。只要有水,都会成为白纹伊蚊的繁殖地,源源不断地飞出一批又一批的蚊虫。因此,要防止被感染而得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消除这些小积水,降低白纹伊蚊的密度,让登革病毒失去传播的媒介,无法再兴风作浪。

花瓶内的积水

流浪猫水盆内的积水

遮雨布褶皱内的积水

太湖石沟壑内的积水

友情提醒

国庆期间有出行计划的朋友注意了,由于目前并无针对登革热的特异治疗方法及有效疫苗,去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地区请注意防蚊虫叮咬,最好穿浅色长袖长裤,暴露皮肤涂抹驱蚊剂。出行回来,如发生发热、肌肉关节疼痛、出皮疹等症状,就医时一定要告诉医师你去过什么地方,以便医师能及时诊断。

供稿:朱伟刘曜

编辑:崔晓娴

审稿:朱奕奕冷培恩

冯晓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lcbx/164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