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头号流行株冲上热搜,这种药跟着卖
新年第一天
蒙脱石散因疫情原因
登上微博热搜第一
朋友圈里,
这两天不断有人推荐
家中要备一点“蒙脱石”之类的药。
△朋友圈流传的截图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蒙脱石散”,这个名字说出来大家可能有点陌生,但它的另一种叫法——“思密达”,你或许听到过。这种治疗拉肚子的药,为什么突然上了热搜第一?它和新冠有关系吗?
“蒙脱石散”上热搜,和它有关
美国疾控中心(下称CDC)于美东时间年12月30日(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估计当周美国有40.5%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是由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亚型毒株XBB.1.5毒株引起的。
XBB.1.5毒株在当周的感染比例环比接近翻番(年12月24日当周的比例仅为21.7%)。科学家们表示,由于具有极高的“免疫逃逸”能力,XBB.1.5已经迅速取代BQ.1.1和BQ.1,成为美国的头号流行毒株。
另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年12月31日,XBB.1.5已在至少74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
感染XBB亚型毒株的症状除了包括呼吸困难、头痛、喉咙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劳和发烧等以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医生紧急提醒:不要乱用药
为了应对新冠腹泻
不少网友都备了蒙脱石散
这样的做法靠谱吗?
医生提醒
蒙脱石散主要是消化科用来治疗腹泻的药物,有收敛的作用。它也有副作用,就是它的颗粒比较难排出体外,留在体内可能造成便秘。
阳了以后为什么会出现腹泻?
为什么阳了之后有人会腹泻呢?医院消化内科专家何玉琦12月19日在该院人民日报健康号上介绍,胃肠道是病毒潜在的传播途径和靶器官。在早期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中,腹泻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临床表现。而现在奥密克戎变异株毒力已经大大降低,对肺部及胃肠道黏膜的损伤程度较早期毒株有显著的减弱。考虑患者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后常伴有发热,随着体温升高患者消化酶活性随之降低,因此会有一部分人出现食欲减退、腹泻、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
除了病毒带来的消化道症状,患者发热后服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广谱抗生素、中成药等对症治疗药物,也会引起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何玉琦医生提醒
与无消化道症状的患者相比,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更需要引起重视。此外,由于儿童患者群体并发消化道症状风险高,患儿家长应重视对消化道症状的观察,并有针对性地给与药物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那么
阳了后出现腹泻怎么办?
治疗腹泻除了常用蒙脱石散外,还有两大类药物很常用,一类是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等,另一类是微生态制剂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胶囊、酪酸梭菌活菌散等。鉴于蒙脱石散的吸附作用,原则上联用其他药物时,与服用蒙脱石散应间隔一段时间。具体服用方法如下:
与抗菌药物合用
这两者不能同时服用,一方面由于口服进入肠道的抗菌药物可能被蒙脱石散吸附固定,并随着肠道蠕动排除体外;另一方面,蒙脱石散在肠道形成保护膜,影响抗菌药物在肠道的吸收,使其达不到应有的血药浓度。如需使用抗菌药物,可先服用抗菌药物,2小时后再服用蒙脱石散。如常用剂量的蒙脱石散在酸性介质中对诺氟沙星的吸附高达98%以上。蒙脱石散的吸附能力可能会导致同一时间服用的诺氟沙星的活性或效能降低。因此蒙脱石散与之联用时,建议应先服用诺氟沙星,间隔至少1-2小时,再服用蒙脱石散。
与微生态制剂合用
蒙脱石散可选择性固定、吸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病原微生物发挥治疗作用,当蒙脱石散与微生态制剂联用时,应先服用蒙脱石散,再服用微生态制剂,两者用药间隔至少2小时,以便蒙脱石散将胃肠道内的细菌、病毒和毒素吸附掉,对肠道进行“清扫”后,再服用微生态制剂时才能发挥其在肠粘膜的定植作用,帮助恢复菌群的平衡。
与抗菌药物、微生态制剂合用
如果蒙脱石散与抗菌药物、微生态制剂联用,应先服用抗菌药物,再服用蒙脱石散,最后服用微生态制剂。
与其他药物联用
蒙脱石散与其他种类的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注意蒙脱石散对后者吸收的影响,如蒙脱石散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时,其对二甲双胍的吸附高达99.55%,临床使用时应注意间隔一定时间。
对于腹泻患者在应用止泻、调节菌群治疗的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特别是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过程中,还应注意合理膳食,维生素、叶酸、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新闻坊综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lcbx/13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