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我们在行动坪山区第一幼教集团

炎炎夏日

除了防晒,还要防蚊!

蚊虫叮咬,

是登革热主要传播渠道,

防蚊、灭蚊是关键,

我们应当如何预防,

下面,让我们逐步了解!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夏秋季是登革热的高发季节,特别是雨水不停,气温潮湿的气候,蚊子的“杀气”更霸气。

传播途径

登革热通过带有登革热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传染给人类。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01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3—15天,通常为5—8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5-8天内发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突发高热、三痛(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皮疹、“三红征”(面、颈、胸部潮红)、少数患者会进展为登革出血热(DHF)或登革休克综合征(DSS)。

02

感染登革热后人会出现一些特异的表现

1.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至40℃,高热常持续一周不退;

2.三痛:感到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整个人觉得很疲乏;

3.出血:脸部、颈部、胸部及四肢皮肤发红,貌似“酒醉状”,甚至出现眼结膜充血、浅表淋巴结肿大、牙龈等无端出血等。

4.皮疹:以麻疹样和出血性皮疹为主,不高出皮肤。

5.其他:乏力,恶心、呕吐。

预防登革热,我们在行动

专业消杀、为爱护航

幼儿园特邀专业团队携设施设备入园做定期消杀,按照相关标准对幼儿园开展除“四害”工作,工作人员叔叔们非常认真细致地对绿地、边角地带、垃圾桶边、管道水井、水沟夹缝等各个区域进行喷药灭蚊,全面做好消杀灭蚊工作,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有效切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04

健康促进、广泛宣教

幼儿园通过组织教职工学习培训登革热症状、传播途径、如何预防等知识,做好登革热的防控工作。同时,各班级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讲故事、谈话等多种形式对幼儿开展预防登革热健康教育活动,让孩子们知道如何灭蚊防蚊,预防登革热。

清洁环境,远离疾病

集团在环境卫生管理上,要求做到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在不同区域设立了不同的卫生标准,要求做到责任区整洁干净、无卫生死角、无积水、无蚊蝇蛆滋生等,使幼儿园保持内外环境整洁。

温馨小贴士

1、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房间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4、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5、做好环境治理工作,包括家居环境和周边自然环境,及时清理家中花盆、水缸、废弃罐子的积水。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3-5天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7、如到登革热流行地区,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ibzd/9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