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市暂无登革热病例报告自治

9月26日,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广西登革热疫情。截至9月25日,广西共报告登革热病例34例,其中有1例病患涉及我市。记者从玉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该名涉及我市的病例籍贯为玉林市福绵区,属在玉林市外发病。目前我市已加强对登革热的疫情监测,暂无登革热病例报告。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通过蚊虫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也就是通常俗称的“花蚊子”叮咬传播。多发生于6至11月份,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至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至14天内发病。

登革热症状

据悉,登革热主要症状和体征为突发高热和“三痛”,一般持续3至7天,体温可达39℃以上;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或淤点,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医院医院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表示,目前全世界还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如您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出现上述登革热样症状立即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取得联系;进行有关登革热的实验室检查以便尽快确诊;避免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被蚊虫叮咬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此外,由于国庆期间,人口流动性增强,卫生部门建议广大市民尽量避免前往登革热高发地区旅游,如出现发热、皮疹等,应尽快就医。目前,玉林市医院为玉林医院。各县(市、区)医院医院。卫生部门提醒,近期出现发热症医院就诊,并主动向医生说明近期的旅行史、工作等信息。

防蚊叮咬是预防关键

“我市外环境监测结果显示,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也存在着白纹伊蚊。”市疾控中心流行病科全信斌科长表示,登革热没有针对性的疫苗,但完全可以通过防蚊灭蚊,来截断其传播途径,达到预防的目的。

从防控来看,防疫人员外环境灭蚊,同时还需要家居内环境灭蚊配合。伊蚊喜欢的不是下水道、臭水沟等脏水,而是清水,比如轮胎内侧、花盆、废弃罐子等小积水,还有家居里的水缸、盆养莲花、水养万年青等等,小积水滋生的伊蚊,活动范围在米范围内。

其实不少病例都是自己家里养蚊咬自己而感染。最实际的家居灭蚊,首先是3至5天刷洗水缸、换水一次,并翻盆倒罐,清除花盆、废弃罐子等容器的积水,避免蚊虫孳生;将水培植物换成土培,如果无法换水,建议申请灭蚊缓释剂,15天至1个月可灭杀蚊卵。

社区要及时清除绿化带、卫生死角中的废弃物。学校、托幼机构要注意清除生物园、菜园地面的落叶、杂草、废弃物,以防伊蚊孳生。

版权声明

1、本文图片和文字为“玉林日报-微报”原创,欢迎个人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ibzd/77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