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地首例外砂女子患登革热被隔离治疗

本报讯记者周敏报道:9月24日晚9时许,接市疾控中心报告,医院一名患者血液标本经市疾控中心检测和省疾控中心复核检测,结果一致,均为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I型),确诊为登革热病例。这是今年我市报告的首例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

据了解,女患者林某家住龙湖区外砂镇,因发热(39℃)、头晕乏力、恶心及轻度腹泻,于9月17、18医院看急诊,治疗后有所好转遂回家休息。因反复发热,于20医院就诊入院。23日,市疾控中心从患者的血液标本中检测出登革热病毒核酸阳性(I型)。据监测显示,患者居住地布雷图指数(评价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指标)偏高。目前,我市卫计部门已经采取处置措施,做好病例隔离治疗工作,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患者所在村居进行病例搜索及蚊媒调查,落实紧急灭蚊措施。

防止伊蚊孳生预防登革热

专家指出,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过3至15天的潜伏期(通常为5至8日),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至5天,严重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痛、肌肉痛、背痛、眼窝疼痛。发病后三四日出现红疹,部分病人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轻微的出现流牙血和流鼻血等症状。病后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极少数病者会演变为登革热出血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严重时可引致死亡。专家提醒,预防登革热的 方法就是清除积水,防止伊蚊孳生,以避免蚊子叮咬。国庆长假将至,人员往来频繁密集,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后半个月内如出现发热,应尽早就医治疗,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ibzd/72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