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又来袭教你如何击退蚊虫传染病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www.ktyx.com.cn/lehuo/baike/20201222/626.html

夏天,伴随着高温闪亮登场

随之而来的

还有恼人的蚊虫

相信很多人都已经和它有过

正面交锋

甚至留下一两个红包

最近广西雨水与炎热共舞,蚊子越来越多

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

相继“杀入”广西

广西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从4月开始连续3个月提醒市民朋友

注意防范登革热、疟疾等蚊媒传染病

△图片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

看来,蚊虫传染病不可小觑

那该如何预防和处理呢?

今天

崇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

为我们科普蚊虫防疫小知识

↓↓↓

7月9日,广电君来到崇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控中心流行病科科长赵秀昌告诉我们,现在夏季蚊虫多,比较容易出现像疟疾、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提醒广大市民做好防蚊工作。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什么是登革热?

↓↓↓

什么是登革热?登革热的症状是什么?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

主要症状和体征: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体温可达39C以上;

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白斑样、荨麻疹样等皮疹;束臂试验阳性或淤点,皮肤、齿龈、鼻腔少量出血乏力以及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登革热会致命吗?有后遗症吗?登革热一般为自限性传染病,并发症较不常见,病死率较低,一般无后遗症。但容易传播,多次感染后易引起登革出血热或登革休克综合征而导致死亡,应引起人们足够程度的重视。登革热有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或者有 药治疗吗?目前,没有有效疫苗可以预防,对登革热也无 疗法,只能对症治疗。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只能是避免被蚊子叮咬,发病时及时就医。

除了预防登革热之外

还要预防疟疾、寨卡病毒、流行性乙脑

防蚊不能掉以轻心

↓↓↓

通过蚊子传播的传染病称为蚊媒传染病,主要是由病媒蚊子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蚊子可传播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黄热病、寨卡病毒病等危害性较强的传染病。

疟疾

疟疾的病原体叫疟原虫,感染了疟原虫的病人会出现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等症状,俗称“打摆子”,这个时侯病人的血液里就会找到疟原虫。那么这些疟原虫又是怎样进入人体内的呢?

传播疟疾的蚊子名曰按蚊,又名疟蚊,只有雌性按蚊才能成为传播媒介。患者的血液被雌蚊吸入到胃内后,疟原虫在蚊子的胃内进行有性生殖,繁殖出数百至上万个子孢子, 集中于蚊子的唾腺里,当再次叮咬人的时候,疟原虫也被带入人体的血液里,使人发病,造成传播。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4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往往会引起“凶险发作”,出现谵妄、昏迷,如果不及时救治往往会危及生命。

疟疾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国家,所以从这些地区经商或旅行回来的朋友,在10-28天内出现发热、畏寒、寒战等症状,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一种非常凶险的传染病,病死率在10%左右。

乙脑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家禽、家畜感染病毒后,成为传染源,猪是该病最主要的传染源。专家和学者调查发现,乙脑先在猪中间传播流行,然后才在人群中流行。人感染后仅有短暂的病毒血症和低滴度的病毒载量,因此不是主要的传染源。

传播乙脑的蚊子主要是库蚊,俗称家蚊,伊蚊和按蚊也能传播本病。

我国乙脑的流行季节是7、8、9三个月,患者出现高热、惊厥、昏迷、呼吸衰竭等症状,甚至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近几年来由于卫生条件越来越好,乙脑也是越来越少了。

远离蚊虫妙招在此

有效消除蚊虫的滋生

最有效的消除伊蚊的方法是消除伊蚊的滋生地。主要是各种积水地方,积水地方必须采取每个星期翻盆倒灌消除积水、清理置容器等综合措施;

及时清理垃圾,垃圾统一回收处理,保持坏境的清洁和卫生;

室内种养的水生植物应每隔5-7天洗瓶换水,登革热流行期间应避免种养水生植物,如必须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

如何远离蚊子?

1.家庭应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实物屏障,并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

2.所处区域疫情发生时,尽量不要剧烈运动,以防身体过多分泌 而招惹蚊子。

出门游玩一定要“全副武装”

外出旅游要预防被蚊子叮咬,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防蚊药物,避免于“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旅行期间或旅行结束后2周内若出现突然发热、眼眶痛、头痛、关节肌肉痛或皮疹等症状,医院就诊。备孕期妇女及孕妇应尽量避免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区。

希望大家要远离蚊虫叮咬

安全度“夏”

来源:崇左广播电视台

编辑:吴海珮

校对:韦雅忱

责任编辑:黄晶晶

值班编委:黄绍康

总监制:黄智庭新闻爆料

声明:凡是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在显著位置注明—文章来源:“崇左广播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ibzd/70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