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丨愿晴日朗照,人间皆安人民资讯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年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7月22日22时26分,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正式登场,迎来一年里最热的时候。专家提醒,此时节,高温高热的“桑拿天”将成为天气的主角,公众要注意预防中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来了,你准备好没?大暑知识每年公历的7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大暑”,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代表夏季炎热程度的节气。古人认为“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换句话说,“大暑”是一年中“上蒸下煮”“湿热交蒸”到达极点的时节。“大暑”大多出现在“三伏”里的“中伏”期间。今年的7月21日至8月9日为“中伏”,前后20天,而高温、高湿又是“中伏”的特点,正所谓“冷在三九,热在中伏”。金朝诗人赵元在《大暑》诗中写道:“旱云飞火燎长空,白日浑如堕甑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大暑”的炎热和带给人们的强烈感受。大暑三候一候腐草为萤:盛夏时节的萤火虫,因产卵于枯草上,孵化以后从枯草中飞出,被古人误会为是腐草变成的。二候土润溽暑:大暑时节,天气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大地犹如一个巨大的蒸笼。三候大雨时行:自入伏以来,风雷暴雨时而大作,大暑时节更加肆掠,然而到大暑后期,每一场雷雨之后,大地的燥热似乎都会悄然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大暑习俗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等沿海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船内载满各种祭品,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拉出渔港,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人们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的路人饮用。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喝过伏姜后,人的身体会发热,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不但能把多余的热量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艰巨。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针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疾病。山东南部地区有“喝暑羊”的习俗,不少市民在“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喝得全身大汗淋漓,据说这样可以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同时把辣椒油、醋、蒜喝进肚里,必然全身大汗淋漓,出汗可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出体内毒素,有益健康。大暑养生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晴朗时酷热难耐,阴雨时闷得难受。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大热天,如果有人提醒你多喝水,那绝对是真爱,因为此时人体的水分消耗很大,需要及时补充水分,还可以饮用绿豆汤、菊花茶等,出汗较多时可饮用糖水、盐水以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大暑”时节天气持续高温,人们易动“肝火”,常常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或许身体还没中暑情绪却已“中暑”。在家避暑时,空调记得这样用:1、室内降温通风时,应先开空调后关窗户;2、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26℃左右的室内温度最合适;3、“桑拿天”时开启除湿功能,不用调低空调温度,也能舒适凉爽;4、空调开3小时,记得开窗通风;5、风口朝上更制冷,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自然交流。大暑诗节销暑唐白居易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六月十八日夜大暑宋司马光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夏夜追凉宋杨万里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大暑六月中唐元稹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大暑宋曾几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愿你历经夏天的苦热依然坚定地憧憬远方过好每一个炙热的日子让最好的时光不留遗憾(据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网等综合,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本文来源:长城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ibzd/149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