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悄至盛夏如期
大
暑
大暑悄至
盛夏如期
DASHU
「上蒸下煮正伏天」
7月23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暑。
大暑是“三伏天”的“中伏”前后,是我国一年之中光照最多、气温最高、各大“火炉”城市炉火旺盛的时期。
01
大暑有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细菌容易滋生,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
二候土润溽暑
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更利于农作物蓬勃生长。
三候大雨时行
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暑湿明显减弱,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开始悄悄的向立秋过渡。
02
大暑的传统习俗
喝暑羊
华北地区有在大暑这一天有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风俗。经过紧张的夏收劳动,人们非常疲倦,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了。于是,全家聚在一起,每人吃一个香喷喷的新麦馍馍,喝一碗味道鲜美的羊肉汤。
喝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烧伏香
“过大暑”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
03
大暑健康小贴士
01
饮食调整
「药粥滋补身体」
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
「食家禽肉气血双补」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家禽肉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其蛋白质也属于优质蛋白;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祛风解毒的功效,可气血双补,还有安神的作用,特别适合脑力劳动者、神经衰弱者进补。
「吃姜暖胃增食欲」
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夏天虽热,但阳气在表,阴气在里,内脏反而是冷的,容易腹泻,所以要吃暖胃的姜。姜具有增进食欲、祛风散寒、解毒杀菌的功效。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痛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
02
适当“慢”运动
由于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人体感觉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在闷热天气下的过度劳动,尽量少出门、少活动。
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散步等强度适中的运动。
03
警惕“情绪中暑”
持续高温天气,不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还会对心理和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出现“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对人们的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情绪障碍会使他们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会引发猝死。因此,应保持乐观情绪,戒躁戒怒;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冷处理;规律睡眠,戒烟戒酒。
总监制/贾杰
监制/弓春伟王玉甫
原标题:《大暑悄至盛夏如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ibzd/1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