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城九百年前发生在安陆的那场

乌鲁木齐治白癜风 的医院 http://m.39.net/pf/a_4409824.html

 编者按:和平时代,人性杂沓。逞口舌之辩之徒遍布四野,贪官隔墙丢砖即可砸中,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声不绝于耳,有真才实学、爱民如子、敢于担当者寥若晨星,不读书不看报不思考不敬古人之风穿堂入室,肤浅浮躁自私庸俗几成常态。好在中华民族总有一些人在思考,在奋斗,在探索,在挺着脊梁……今天我要发的这篇故事的主人翁就是一个挺着脊梁的人,而解构这篇故事的是一个装载车司机,名不见经传的王家永先生——也是一个挺着脊梁的人。我相信大家会对这篇故事感兴趣。并希望大家记住,安陆是英雄之城,曾有这样一些人在安陆城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

英雄之城

九百年前发生在安陆的那场旷古之战

王家永

重点进攻

图片选自网络

十五日,完颜匡在千余骑兵簇拥下,张着紫色华盖,离城二里的距离(在床弩、石炮射程之外),绕城调研到景陵门后,对巍然耸立的重型攻城装备——对楼颇有兴致。对楼,是一种巨型攻城器具,又叫临冲吕公车,其实就是一款以巨木打造的攻城塔。对楼的规格一般高达数丈(与城墙的高度相当),长数十丈,分上下数层,每层之间都有楼梯连接,可藏兵数百甚至上千名。楼内除了机弩毒矢、枪戟刀矛、水柜以及撞城锥之类的标准配置,顶楼还配有用于登临城墙的天桥。楼外覆以皮革,具备三防功能——防矢石、防雨、防晒。楼的底部装有数以百计的轮子,攻城时,通过人力和畜力将对楼运送到城墙边,再以机械装置将天桥搁在城头,兵士们登上天桥,冲到城头与守军拼杀,与此同时,楼下用撞城锥破坏城墙,上下协同作战。对楼既具备城堡的防守功能,又有战车的攻击性,等于一个攻防兼备的移动堡垒,颇有点二战时期陆战 兵器坦克的神韵。在冷兵器时代,对楼实为兵家攻城破寨之必备神器。

图片选自网络

统帅亲临一线嘘寒问暖,不啻于给金军官兵们打了鸡血。于是,“趣移洞子,稍近城,以竹枝杂土填壕。”

城上守军顿时弓弩、石炮齐发,狂下箭雨、石雨。

本来就是汇演式行动,完颜匡一摆手,金兵赶紧抬着几十具尸体撤了。

十六日,完颜匡将中军帐移到梦泽门外,亲临主战场坐镇指挥,一声令下,这轮持续十五个昼夜的攻城拉开了帷幕。

金军鸣鼓大噪,从兴同寺后面运出皮洞,掩护兵卒向梦泽门、景陵门运竹梢杂木。城上矢石俱发,阻截金军近城。金军马上在景陵门外立了五座七稍九稍大炮,发射石弹轰击城门楼,多数石弹被悬挂的索网给拦截了。

王允初命张斌调来一座七稍炮,十几座旋风虎樽小炮,立于南门城内,令进士马必胜、叶正夫、马炜率市兵操炮向城外还击。

十七日,金军驱使大批掳掠的城郊百姓推拉 百座鹅车、洞子向城门逼进。金军的毒招收到了效果,城上不忍向被胁迫的父老乡亲射箭,鹅车、洞子被缓缓推进到景陵门吊桥前。

城上马上改射火箭焚烧填壕的竹木,洞子里金兵被烟火熏燎,马上退却。随后又推拉对楼向前,城上矢石俱发,金军伤亡过大,被迫撤退。

十八、十九日,金军火箭、石炮一齐向景陵门、吕字楼持续倾泻,掩护更多的洞子、鹅车、对楼等攻城器具向城边推进。

二十日,攻城器具已经齐备,金军昼夜发炮击石,全力运送竹木,城壕渐渐填成了平地,攻城器具越来越逼近城墙了。

图片选自网络

形势岌岌可危,王允初召集众将问计,采纳张斌的建议,做了三项防御措施:

1、收集民家竹篮、竹筐等器具,掺有火药的枯草填实,等金军对楼近城时,用来投掷焚烧。

2、赶造木格,万一对楼天桥临城时,立在城墙上阻止敌军攀爬入城。

3、在城墙边布下地网、铁蒺藜等路障。

防御只能治标,治本还靠主动出击,——毁坏洞子、对楼等攻城器具,这样才能挫败金军的攻城计划,阻敌于城壕之外。王允初与知府商议后,决定发动一次空前规模的强攻,实现一举捣毁景陵门外金军攻城器具的作战意图。

二十一日,知府和通判在府衙大厅挑选了一支一千二百四十人的精锐队伍。鉴于人数众多,又是大白天,缒城而下不但速度迟缓,还容易被敌军及早发现,于是开启涢津门,叉戟手持盾牌在前,弓弩手随后,向东南方向的景陵门外金营猛扑过去。

金军发觉他们拼死拼活攻不破的城门居然洞开,喜出望外,马上派出骑兵蜂拥而来,与宋军弓弩手的漫天箭雨兜头而遇,顿时人仰马翻,割麦子似的倒下一大片。宋军趁势纵火,焚毁洞子百余座。金军急拽天桥、对楼后撤,其它各营金兵飞速驰援。城上赶紧鸣金收兵,抢在金军合围之前,宋军安然撤入城中。

金军被这次强攻激怒了,昼夜不停地朝景陵门发炮轰击,城内也增加了景陵门的石炮,两边的石炮隔着城墙对轰。吕字楼外有一座金军九稍炮,几乎石无虚发。王允初获悉,马上调来炮手陈云,引炮还击。陈云的第四炮掷出一块硕大的飞石,正中敌炮,金军炮手被砸得脑浆迸裂,余下炮卒惊惧交加,一哄而逃。

二十四日,金军大炮齐发,掩护步兵拥着皮洞抵达景陵门外,挖掘月墙,城上发炮击碎皮洞,金军仓皇而退。

城上将士半杯热茶还没落肚,城南五里开外出现一座如浮屠佛塔一样高高耸立的攻城器具,前由数十匹战马拉拽,后面由数百士卒竭力地推。

城上将士们都不认识这座庞然大物。王允初仔细观察良久,说“草塔也。其状高而锐,人不可登,束萏茭为烽,是将附城以焚吾楼橹。”于是传令准备火箭,调来数十名射术精湛的弓弩手待命。

草塔缓缓推进,终于进入火箭射程,城上击鼓鸣梆,数十支火箭齐齐射出,草塔马上窜起了火苗。恰巧吹来了一阵狂风,风助火势,草塔很快被烧成一堆灰烬。城上欢声如雷,城下金兵怏怏而退。

图片选自网络

二十五日,金军终于抵近景陵门,将吕字楼下的羊马墙凿穿,墙突然垮塌,砸死数名金兵,城上弓弩炮石齐发,金军死伤数十人后,退回皮洞里隐蔽了。入夜,金军一齐发喊,钻出皮洞,纵火焚烧景陵门,被守军死命扑灭。

景陵门外数百纵横成阵,可以抵御飞箭、炮石的皮洞,已经形成一座进可攻退可守的临时堡垒,金兵随时可以从堡垒里出击攻打城门。只有摧毁这个堡垒,才能充分发挥弓弩石炮的威力逼迫金军远离城墙,敌军越远,城池就越安全。如今敌军已经火烧城门了,形势愈加严峻。二十六日夜,王允初派五十余勇士缒城掀开皮洞,不料,金军早有防备,无功而返。

次日,天刚破晓,金军集结了步骑军三万之众,阵列严整、浩浩荡荡分头向景陵门、城池西北隅开进。一轮规模浩大、惨烈空前的攻防战揭开战幕。

景陵门外,金军出动精心打造的攻城大杀器——对楼(高与城齐,天桥过道宽丈余,长数丈),外加三百余座鹅车、洞子的协同,在外围石炮、弓弩密集投射掩护下,步步逼近景陵门及阳字楼、吕字楼。如此同时,金军出动三十余座云梯,猛攻西北隅月字楼。一时矢石如雨,金军前队阵亡,后队马上接替,不避矢石抵死攻城,战况空前激烈。

图片选自网络

王允初率僚属亲临城头督阵,调火箭射燃对楼,然后将备好的火牛、芦箔、竹器点燃,一齐掷向对楼。金军用储存在楼里的水浇灭大火,急将对楼撤回南山(今城南凤凰山)边。趁金军乱了阵脚,城上弩炮齐发,金兵四散奔逃,坠河者不计其数。

金军南寨马上调步骑军携数十座云梯奔向城防最薄弱的西北隅,猛攻极目亭、清晖亭、虎头崖、月字楼。王允初率众由城南火速赶往西北隅增援,拼死拒敌。

金军继续增调步军轮番攻城,骑军也催马逼向城下。守军尽上城楼和亭顶,强弩、礌石、擂木暴雨般倾泻城下,金军死伤枕藉,被迫后退。南寨中军帐马上麾旗传令,转攻齐安门及月字楼,王允初马上调后备策应人马增援拒敌。

战斗从黎明持续到日昃(午后两点钟),金军死伤过千,城内伤亡也很大,守城将士们无暇充饥,只能喝几口老百姓绕着城墙送来的茶水止渴,疲惫不堪。金军撤退后,王允初马上传令由后备军值夜守城,防敌军乘守军疲惫夜袭。

金军两路攻城一整天,伤亡惨重也没见成效,二十八日起,又改变策略,专攻景陵门。

二十九日,金军增高对楼丈余,楼顶接上天桥,然后向城里持续扬炮飞矢。

知府、通判和众僚属集聚商议,决定设法烧毁对城池威胁 的对楼。商讨后归纳出两条具体措施:

1、命任廷佐、孟?、张斌选敢死队数百人,专候对楼的天桥抵近城墙时,分二百人以巨缆一端飞钩挽住天桥,另一端缒以巨石,使对楼不能移动,其余人投掷火器焚烧。

2、先投掷火牛,耗尽楼内用于灭火的贮水,然后投掷茶苞、芦箔、竹器,烧毁楼桥及楼内隐藏的金兵。

鉴于空前严峻的形势,城池陷落也是极有可能发生的,王允初于是问众人“万一乘城,计将安出?”

张斌的回答很简单:准备巷战。

守城战打到了巷战,意味着城池已经陷落。沉重的话题令众人一片沉默,之后,王允初还是采纳张斌的建议,命人在城墙内边挖掘壕沟(深宽过丈),壕沟后面筑起一道高八尺女墙;城内街巷划分区域,由专属部伍负责防御;每个防区储水防火。

半夜,金军突然往景陵门继续推进对楼,城中派出叉戟手阻拦。

三十日黎明,金军向南门蜂拥而至,先以弓弩大炮持续轰城,然后齐射火箭点燃城楼。负责救火的士人张炎马上率领民夫运水扑救,很久才扑灭大火。晡时(午后三点至五点),金军撤退,在城楼督战的知府和僚属提议说,敌军已退,今晚是大年三十除夕夜,大伙乘空回家看看,如何?

王允初发火了:这都什么时候,还讲究过除夕夜?今晚有没有除夕都是个问题(如果城门失守的话)!

话音未落,城外传来击钲之声,往下一瞧,金兵密集于对楼前后,推着对楼顷刻进逼于城下。城上很多将士来不及穿脱下的盔甲,匆匆上城头拒敌。

图片选自网络

城内大小炮齐发,对楼顶盖被击穿,当场砸死三十多名金兵。横流的脑浆、热血反而激发了金兵的斗志,前赴后继死战不退。

终于,对楼贴近城墙了,金兵马上放下天桥,城头树起木格阻拦。不料天桥上备有栈桥,搭在木格上仍可以登城。数百名金兵纷纷涌出对楼,登上天桥,人人重铠铜面,额头缠着血红的头巾如凶神恶煞,挥舞着刀枪潮水一般涌向城头。

城下对楼的四周瞬间云集了上万金兵,准备后续登城,齐声狂呼“今日正军打城,必欲城破”,意欲打进安陆过大年。

城上,手持砍刀的敢死队数百人涌上了天桥,当头的军汉回头大呼,大不了一死,再不搏命更待何时?顿时,城内城外战鼓隆隆,双方挤在一丈多宽的天桥上,抡刀疯狂砍杀,残肢、人头不断从桥上坠落,血水染透了桥面,杀声撼天动地。

王允初和将领全部在城上督阵,出动所有预备队。董仙和徐忠掷出铁狸虎爪钩住天桥,用巨石缒上。其余人马上投掷火牛点燃了天桥。金兵果然急放楼内贮水灭火。稍后,点燃的茶苞、竹器雨点般掷向楼桥,城内百姓纷纷搬运拆下的门窗几案到城头,掷向楼桥以助火势。火势迅速蔓延,徐忠率长矛队冲上天桥,金军大乱,进退不得。城上矢石俱发,楼桥轰然垮塌,在冲天的火光里烧成灰烬,桥上双方敢死队以及楼内的上千金兵葬身火海。

近在咫尺的惨烈场面,重创了金军的士气,攻破安陆,进城过大年的妄想彻底成了泡影,金军退兵回营,这轮持续半个月的鏖战也告一段落。

次日,即开禧三年正月初一,城中派人下城查看,对楼残骸里有二十多个直径逾丈,轮轴铁直径三尺的巨轮。

  (下篇预告:夜袭马营)

图片选自网络

往期回顾:

1、英雄之城——九百年前发生在安陆的那场旷古之战(一)金兵围困安陆城

2、英雄之城——九百年前发生在安陆的那场旷古之战(二)黑云压城城欲摧

3、英雄之城——九百年前发生在安陆的那场旷古之战(三)兵临城下

4、英雄之城——九百年前发生在安陆的那场旷古之战(四)试探攻城

5、英雄之城——九百年前发生在安陆的那场旷古之战(五)全面攻城

6、安陆封城

7、战争回忆,摄影感怀,会员感悟,学者追思座谈会很小,含金量很高安陆市新四军研究会召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

8、永远的花园火车站

9、安陆英烈,四座丰碑

10、千年古城安陆那条亘长的老街

11、湖北安陆之

安陆水易居易千元出品

更多水易居文章,长按   

王家永 摄影:水易居

  

  王家永,网名镜子里,70后,湖北安陆人,装载车司机,专业的,也是文学期刊《太白风》编辑,业余的。年通过网络平台开始业余写作,年参与集体创作并完成长篇历史小说《状元府》第三部《老祠堂》,在纸媒、文学网站发表小说、散文作品五十余万字。

  水易居(易千元)

  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平生与笔墨打交道,感恩惜福,与人为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期待成为您的朋友,期待您的鼓励、赞赏和批评。

  ;。

易千元

凝固瞬间,倒流时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ibzd/1211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