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病毒,这10部作品太深刻

立春已过,我们仍然在守望春天

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恐慌与焦虑并非良策

而主动了解和积极应对才是解决之道

本期推送中

我们选取了一些书籍和影视作品

它们以事实展示疾病、灾难和死亡的无情的同时

也以精彩的细节呈现了人类在危机面前的勇气、进取、无私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让我们一起静待春暖花开

纪实类

《非典十年祭》

《非典十年祭》是由凤凰大视野制作的一部纪录片,该片一共5集,分为“暗涌广州病毒凶猛”“北京!北京!”“回望小汤山”“SARS之谜”“十年回响”。我们不知道它因何而来突然出现,也不知道为何而去。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持警惕。

《埃博拉之役》

暴发于年初的西非埃博拉疫情,已造成数千人死亡,而感染病例仍在不断增加。在利比里亚境内,埃博拉疫情始于首都蒙罗维亚,随后迅速向全国其它地区蔓延。《埃博拉之役》聚焦于个体的记录方式记录了很多痊愈者的生活,表现出利比里亚村民在如此灾难中的坚韧与宽容。

《杀死了万人的大流感》

年当停战的钟声在世界各地敲响以庆祝 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时,一个无声的杀手——带着西班牙流感的士兵们回家了。这一毁灭性的全球流行病感染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造成多万人死亡。这部纪录片通过戏剧性的方式再现了西班牙流感的故事,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如何预防以及未来应对疫情的见解。

《天花大爆发:瘟疫的解剖学》

年蒙特利尔的天花大爆发,死亡人数超过之前所有人类战争死亡人数之总和。《天花大爆发》以双线叙述的方法,将当今的一次虚拟天花爆发和蒙特利尔年真实的天花大爆发进行对比。它把生动的叙事和严谨的研究结合起来,展示了一座被围困的现代城市。

??《逼近的瘟疫》

劳里·加勒特

作者以通俗的语言叙述了人类发现、研究埃博拉、拉沙热、AIDS等传染病产生的根源和传播的经过。在书中,作者对人类和传染病原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人类的活动其实也是传染病发生原因之一的观点。本书虽然是纪实文学,但是作品里大量的医学知识使得它作为一部科普作品也毫不逊色。

??《世纪的哭泣·艾滋病的故事》

兰迪·希尔茨

作者兰迪?希尔茨是年代初 批意识到艾滋病问题的美国记者之一。故事以时间为脉络,分为九个部分呈现给读者,讲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获得性免疫综合征(AIDS)是如何在美国发现并扩散的故事。并在其中展现了影响艾滋病的事件及人物。

??《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理查德·普雷斯顿

《血疫》还原了年到年间埃博拉在全球范围内首次爆发时候的场景,书中所有故事都是根据真实历史还原而成,兼具科普性与可读性,描写发病时刻的病人毫不马虎,甚至连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都大呼可怕。病毒的肆虐,是否是自然对人类不知敬畏、无限扩张的警告?人类是否应当重新思考与自然的关系?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科普类

《探索频道:认识病毒》

《认识病毒》对细菌和病毒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人们熟知的感冒病毒、登革热病毒、汉他病毒、艾滋病毒等。除了带领观众了解病毒之外,本片同时对企图控制病毒的人类提出了警告,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人体奥妙之细胞的暗战》

影片从细胞的内部世界揭示了人体细胞系统的精细机制以及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全过程:从扮演着安全防御系统的细胞膜、贯穿细胞的输送物质颗粒的细胞架、以及保持细胞世界运转的线粒体,到保存着DNA的细胞核和成千上万种各自拥有不同的蛋白质的合成,再到劫持这套系统的病毒。这场细胞之间的“生死之战”对于人类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虚构类

??《鼠疫》

阿尔贝·加缪

《鼠疫》是加缪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通过描写北非一个叫奥兰的城市在突发鼠疫后以主人公里厄医生为代表的一大批人面对瘟疫奋力抗争的故事,体现出加缪小说中一以贯之的主张:痛苦俯拾即是,惆怅人皆有之,愚昧和习惯于绝望最为可怕,斗争才是正道。

病毒可怕

但更可怕的是我们在灾难发生在自己身上前

就已经终日惶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关于病毒和传染病

我们只有了解更多

才能更好地战胜它

先保护好自己,然后,我们才能守护世界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图:网络

文:部分来源豆瓣

编辑:徐可欣学生记者团

推荐阅读

◇华工学子

华南理工,您有一份爱心口罩请签收

◇出门后回家,身上哪里最需要清洁消毒?

◇有一种出征叫坚守

◇口罩还要戴多久?快来听这个网红教授怎么说

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ibzd/115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