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夏季传染病知识宣传华新之星双语幼稚园

预防夏季常见传染病

着夏季来临,气温和湿度升高,部分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登革热、感染性腹泻、猩红热、布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传染病进入高发、易发季节。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每年4-6月是我县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是夏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

大多数肠道传染病发病会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全身中毒症状,若治疗不及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特别利于病菌的繁殖,食物易受污染,再加上夏季人体消耗大,免疫力也相对较弱,因此,夏季是细菌性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把好病从口入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努力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做到“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

腥红热

猩红热为A组β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

传染源: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皮肤创伤处或产道引起。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预防措施: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

1.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   

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即通过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或隐性患者飞沫传播,或者食用被污染的不洁饮食而造成感染。   

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品、衣物、用具而传播。

儿童较成人易感,7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

托幼机构的儿童比在家儿童易感,机会接触病原体增多。

因各种因素造成免疫力低下的儿童群体。

预防疱疹性咽颊炎首先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也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带状疱疹症状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而也应注意避免与单纯疱疹的病人接吻或者是共用器皿、毛巾等生活用品。避免与皮肤感染病的人接触,要勤洗手。单纯疱疹的出现与自身免疫力下降也有关系,所以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来提高抵抗力。保护皮肤不受损伤,衣服、和被褥要柔软,也要勤换洗衣物,勤剪指甲,以免抓伤表皮,防止出现感染。

今天的华新之星,明日的社会之星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l/94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