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街一童幼儿园预防登革热小知识

登革热预防小知识

尊敬的家长们: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病毒的“花斑蚊”(学名白纹伊蚊)叮咬后,经过5-8天可能会出现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结膜充血、皮疹等疾病表现。部分病人会发展为登革出血热,登革热出血热病死率高达20%。登革热目前没有可用的疫苗,但却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随着气温回升和降雨增多,媒介伊蚊密度较高,我市已进入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高发季节。没有蚊子就没有登革热。预防、控制登革热传播的主要措施是防蚊和灭蚊。“花斑蚊”的幼虫可能会出现在家里的水缸、花瓶、阳台花座积水、室外废弃的缸罐、一次性餐具、轮胎以及竹筒、树洞等积水容器或阴暗潮湿的地方。

消灭蚊子,人人有责,让我们全家齐动手,一齐来参与灭蚊行动吧!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以发热、皮疹和全身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急性传染病。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

埃及

伊蚊

白纹

伊蚊

家庭灭蚊指引

01

人人动手,灭蚊从每个家庭做起,才能防止自己养蚊子叮咬自己和邻居,利己利人。

一、灭蚊常识。

(一)蚊虫能传播登革热、乙型脑炎等疾病。

(二)蚊虫生活周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蚊4个阶段,前3个阶段都在水中生活,一切积水都可能孳生蚊虫。

(三)家居及周边环境主要孳生场所:种养水生植物容器及托盘、水缸、盆景及垫盘、腌菜缸、电冰箱接水盆、废弃缸罐、无盖空瓶、篱笆竹洞、建筑反梁、堵塞的沟渠等。

二、灭蚊方法。

(一)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翻盆倒罐,清除各种杂物,清除蚊虫孳生场所。

(二)水生植物每3至5天至少换水一次,并将植物的根部及容器内壁清洗干净,或改用沙子养植,或在容器内使用灭蚊蚴缓释剂控制蚊子孳生。

(三)保持庭院排水沟渠和沙井畅通,房前屋后的盆罐应清除或倒置存放,防止积水。

(四)使用国家认证的卫生杀虫剂烟熏或喷洒灭蚊,药品可自行到市场购买。

(五)安装纱门和纱窗,防止成蚊入侵,也可使用电蚊拍等工具进行灭蚊。

清除蚊虫孳生地是最有效的预防登革热的手段,预防登革热需要人人动手,请家长带领孩子开展自家蚊虫孳生地清除活动。让我们一起努力,远离登革热!

年秋季招生火热进行中......(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报名须知

招生对象:2-6岁健康幼儿(户籍不限)

招生-

胡园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l/8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