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ldquo五一rdquo假

放假第二天

小伙伴们出行、游玩、聚餐安排上了吗?

但是健康君还是要提醒您

牢记“防疫三件套”

落实“防护五还要”

佛山市疾病预防中心有关专家提醒市民在“五一”假期期间要重点预防新冠肺炎,以及登革热、手足口病以及米酵菌酸中毒等食源性疾病,并动员市民积极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01坚持“防护五还要”防控疫情

佛山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关绮华提醒,当前,佛山市处于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出现散发病例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五一”假期期间,无论是否外出,市民仍要牢记“防疫三件套”: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离、注意个人卫生;自觉落实好“防护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计划出游前注意先了解目的地的疫情情况,尽量避免前往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非必要不离境。如果必须前往,务必提前了解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科学出行,做好个人防护。如果出行前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建议避免出行或待痊愈后出行。

前往景区景点前,建议先通过网上预约,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要求,避开高峰期前往,避免扎堆,并配合景区的亮码、测温等疫情防控措施。如果出行期间或返程后出现发热、咳嗽或严重腹泻、呕吐等症状,应戴好口罩立即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但要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关绮华表示,当前,佛山市已全面启动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市民都应接种疫苗。“五一”期间佛山市接种点均提供服务,市民可预约前往接种。但无论是否已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市民仍要注意个人防护,特别是乘坐飞机、汽车、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期间,要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的景区也要注意佩戴口罩。

02“翻盆倒罐”预防登革热

“五一”假期前期,佛山天气晴热,中后期阵雨频繁。这样的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虫孶生。

关绮华提醒,雨水集中的夏秋季是我省登革热发病高发期,这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预防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要“翻盘倒罐清积水”。因此,市民要及时清除居家(花瓶、盆栽托盘)和周边环境(储水容器、闲置器皿)的积水等蚊虫孳生地;做好防蚊措施,例如挂蚊帐、装纱窗、喷洒防蚊水等。

假期外出游玩 穿浅色长袖衣长裤,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带蚊虫驱避剂,在外露的皮肤和衣服上适当喷涂。

相关链接:相爱没那么容易,每只蚊子都有它的脾气!在佛山,这些灭蚊药可能事倍功半!

03良好卫生习惯预防手足口病

据悉,手足口病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容易在托幼机构和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聚集性疫情。该病在广东省有季节性高峰,一般来说,4~7月进入发病高峰期。

关绮华介绍,今年4月,佛山手足口病发病率较去年同期明显提升。而“五一”假期,儿童外出活动增多,增加了感染各种传染病的风险。

为预防手足口病,除了接种疫苗以外,家长要培养孩子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常通风、勤消毒”等良好卫生习惯,在手足口病高发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若小孩出现发热,手掌、脚底或口腔等部位出现水泡或者皮疹等症状,家长应医院就诊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04不采食野果野菜预防食物中毒

佛山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科长顾春晖提醒,假期出游、聚餐要注意预防食源性疾病选择正规的、卫生环境良好的餐馆就餐,食物要煮熟煮透方可食用,不要生吃水产品,使用公勺公筷,减少交叉污染;不要采食野果、野菜、野蘑菇,不要吃河鲀,不喝生水。

同时,市民还要重点预防米酵菌酸中毒。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容易污染常温下存放较长时间的河粉、粿条,以及泡发时间过长的木耳,当前天气潮湿闷热,有利于细菌产毒。市民喜欢食用的河粉、陈村粉、濑粉等米粉及淀粉制品等存在导致米酵菌酸中毒事件发生的风险。

顾春晖提醒,市民选购湿米粉等食品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时留意产品感官性状、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湿米粉要冷藏储存,并应在当天食用完。

泡发木耳、银耳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以及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如发生中毒后,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及时就医。吃过相同食品但未发病的人,也应尽早催吐、洗胃、清肠。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佛山人“五一”健康出行攻略来源:佛山+审校:高为慧、严建编辑:佛卫宣全媒体团队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l/873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