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

登革热(denguefever)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经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潜伏期一般为3~15天(多数为5~8天)。登革热一般不会“人传人”,只有蚊子吸了感染者的血后,体内复制病毒,下次叮咬时,才能把病毒传染出去,也就是:“病人→伊蚊→其他人”。所以,蚊子才是祸根!我国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俗称“花蚊子”。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和皮疹

*高热:突然的高热,一两天内体温升高到39℃至40℃。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全身关节痛及肌肉酸痛,全身乏力;

*三红:脸部、颈部、胸部皮肤发红;

*皮疹: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有以下这些特征的人容易被蚊子叮咬

1.新陈代谢快的人,如孕妇、小孩、运动员或年轻男子。

2.呼吸频率快的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更多。

3.出汗较多,如刚做完激烈运动的人,以及微胖人士。

4.爱化浓妆者,化妆品散发的香味会吸引蚊子。

5.爱喝酒吃肉的人,排出较多的氨、气味重,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多。

6.洗澡频率低者,身上细菌多,气味大,也会吸引蚊子。

预防登革热,你需要这样做

1.避免蚊虫叮咬: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上午7—9点和下午4—6点)到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穿着长袖衣服和长裤,选择浅色衣物,家里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等。

2.使用防蚊产品:使用有效的蚊虫防晒喷雾、蚊香片、蚊液、驱蚊手环等。

3.消灭蚊虫孳生地:清理和排干积水容器,避免花盆、瓶子、轮胎等雨后积水成为蚊虫孳生地。

4.旅行时的预防:如果前往登革热流行区,应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外出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准备。

目前国内尚没有审批注册的登革热疫苗上市,尚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措施。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和及时救治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避免蚊虫叮咬是预防登革热的最佳方式。

文字来源:保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丽

图片来源:北京疾控中心、广州卫健委、仓山区卫健局

编辑:李美兰

责任编辑:杨清宗

关于保山新闻网

  该   -   (   投稿邮箱:wx

bsxw.cn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l/157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