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至,百病走元宵养生讲究多,谨记5宜
元宵节的诸多传统习俗与养生保健密切相关。如吃元宵、汤圆,有御春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民间有走百病、摸门钉的习俗,是为家人消灾祈健康的传统民俗活动。元宵养生谨记“5宜4忌”,健康从一元复始!
图片来源:图虫网
元宵,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
元宵节的诸多传统习俗与养生保健密切相关。
元宵“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这不仅是一种消灾祈求健康的习俗,还是一个不错的运动方式。
《老老恒言》中说:“坐久则络脉滞,步则舒筋而体健,从容展步,则精神足,力倍加爽健。”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走百病”都是值得推广的廉价处方。
就此含义而言,元宵节也是养生节。元宵除了走百病,养生谨记“5宜4忌”,健康从一元复始!
宜1:早睡早起养肝
元宵伴着初春的到来,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克服倦懒思眠状态,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精力充沛。
宜2:每天梳头百下
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宜3:多吃韭菜香菜
图片来源:图虫网
饮食调养方面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韭菜、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少食辛辣之物。
宜4:适当饮用花草茶
初春依然比较干燥,喝花茶可以帮助驱散冬季聚积在人体内的寒气和邪气。
如热性体质的人,宜选用性寒的花草(夏枯草、金银花、菊花、槐花等),而虚寒体质的人则适用性温的花草(梅花、茉莉花、玫瑰花、月季花、藏红花等),对于那些性平的花草则大多都可选用(合欢花、玉米须、芙蓉花、薰衣草等)。在搭配时,那些药性温的花草最好不要和性寒的花草配伍食用。
宜5:每天适度运动
元宵节到来的时候,还是处于春季。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很快的季节。如果身体不好的话,很容易疾病缠身,每天都被病痛折磨。对此,建议元宵节的时候,人们也不能过分贪玩,该运动的时候,一刻都不能偷懒。比如说可以多爬山、慢跑、散步等,通过运动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降低生病的概率。
图片来源:图虫网
忌1:粘食不宜多食
元宵节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还有御寒、补脾胃、益肺气之养生功效。汤圆虽好,不宜多食。
《饮食须知》曰:“糯米,久食发心悸,及痈疽疮疖中痛。同酒食之,令醉难醒。”
元宵一般食1-2个,若食3个,便可减少一半主食摄入。患有胃溃疡、消化不良、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的患者不宜多吃汤圆,以免造成身体负担,使原有疾病加重。早晚勿食,不易消化。
忌2:酸与辣
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此时饮食忌辣,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要少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以及油炸、烧烤的食物。
元宵节后应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忌3:少吃补品和盐
元宵后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忌4: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从节气上看,初春还是非常寒冷,天气乍暖还寒,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唿吸系统疾病及春季传染病。
值此上元佳节,
医食参考愿和您一起守护健康。
家人安康就是丰年!
恭祝:
阖家幸福、元宵喜乐!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撰文:小医同学
编辑:沙果
商务合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l/14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