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味中药夏枯草
夏枯草并不适合所有人,脾胃虚寒的尤其不能碰。但容易肝火旺盛(着急上火的上班族),头痛目赤者,用夏枯草清火明目,治目赤肿痛、头痛等的功效就很理想了。
夏枯草常配桑叶、菊花、决明子、枸杞子等同用,可治头晕眼痛,与海带、蒲公英、金银花等搭配,可消热毒痈肿。
但临床上常用也非常“有名”的还属半夏与夏枯草的配伍。首先看二者的名字就知道关系不浅,半夏在夏至采摘,也就是夏天的一半之时,故名半夏;夏枯草在夏至后枯萎,故名夏枯草。这两味结缘夏至的中药,半夏偏于燥湿化痰、消痞散结、和胃安神;夏枯草清肝火、平肝阳、舒肝郁、散痰核。二药合用,一降一散,具有交通阴阳,促使阴平阳秘的作用。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即擅长用二者配伍治疗失眠,并自拟“半夏枯草煎”,基本方由姜半夏、夏枯草各12g,薏苡仁60g,珍珠母30g组成,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颇著。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
棒槌草、铁色草、大头花、夏枯头。
味辛、苦,性寒。
归肝、胆经。
夏枯草为清肝火、散郁结的要药,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善泻肝火以明目,主治肝经病。常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及因肝热所致的高血压、乳痈肿痛、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大等。
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高血压头晕者。肝郁化火、痰火凝聚所致的淋巴结肿大、甲状腺肿大、肝炎者。肝郁气滞血瘀所致的乳腺增生、肿瘤、热毒疮疡者。
夏枯草性寒,脾胃寒弱、气虚者慎用。
可煎汤或熬膏服用。煎服用量在10~15克。
夏枯草以色紫褐、穗大、体轻质脆、微有清香气者为佳。“白毛夏枯草”与夏枯草虽然名称相似,但不是同种植物,功效不同,注意不要用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l/14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