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可防可控,需要动手清洁家园,减少蚊
谈到登革热防控,必须把媒介白纹伊蚊拿出单独聊聊,因为近几年局部登革热暴发流行,都与白纹伊种群密度变化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虽然人类是地球的主宰,但在面对白纹伊蚊时必须心存敬畏之心,通过对它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才可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可能有正确的应对策略和手段。
一、白纹伊蚊——亚洲虎蚊
白纹伊蚊成蚊是深褐或黑色而具白色或白斑中型蚊虫,俗称“花蚊子”“花腿蚊子”,它生长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图-1),其中,卵、幼虫、蛹生长发育是在水中完成。成蚊陆地生活,善飞翔。我省白纹伊蚊以卵越冬。
白纹伊蚊为东南亚和亚洲地区蚊种,滞育卵通过进口轮胎被带入美洲,超强的适应性使得它定居并迅速扩散,由于危害巨大,引起了很大轰动,被称之为“亚洲虎蚊”。
图1白纹伊蚊雌雄成蚊和生活史
白纹伊蚊成蚊白昼均有活动,多在户外侵袭人体,但也可在室内刺叮吸血。吸血高峰在下午4—5时,次高峰在上午9—11时,雌蚊是非常活跃的凶猛吸血者,当人们临近其孳生地或栖息场所时,很快就会飞来吸血,雌蚊吸血时受到干扰会飞离而再次吸血,有多重吸血习性,少数饱血、半孕、全孕雌蚊也会再次刺叮吸血,这样就增加了传播疾病的机会。登革病毒经蚊叮咬传染给人,雌蚊在叮咬有毒血症的人时,如受到干扰更换宿主,可立即传播登革病毒。也可吸血后,病毒穿过蚊中肠屏障经血淋巴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8-10天外潜伏期再传播。病毒在蚊体内至少可存活30天,甚至终生具有传染性。现场和实验室证据表明,伊蚊具有交配传播和垂直传播登革病毒的能力。
二、能力超强——生物精灵
白纹伊蚊属于典型宿生生物,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等活动为其提供了众多孳生地和栖息场所,人类的血液也是雌蚊的食物。同时,白纹伊蚊又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随时调整生存策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它们能以高生殖力和短的世代时间完成其生命周期,种群数量变化大,不稳定,是典型的机会主义,只要有生存繁衍条件就绝不放过,是重要家蚊之一(图-2)。
图-2白纹伊蚊超强的适应能力
白纹伊蚊幼虫孳生在人工、植物容器、其它类型容器和积水等。在城市表现出分布和类型的多元化特点,高楼和众多类型的建筑也带来各种意想不到的积水,孳生地呈现上、中、下的空间立体分布(图-3)。
图-3白纹伊蚊孳生地呈现空间立体分布
每年梅雨季节结束后,进入酷暑期,当温度达到35℃以上时,多数蚊虫为了应对不利环境,成蚊活动明显减少,甚至进入夏蛰状态。但白纹伊蚊在局部却出现了不同的情况。
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由于基础设施差、管理水平低,脏乱差现象比较普遍,很容易形成众多类型的积水;老旧居民小区,疏于管理,绿化带杂草丛生,内常有各种小型积水容器; 小区,建筑类型多样,居民室内外和公共部位的绿化和养护,容易形成众多积水(图4)。总体来看,城市中白纹伊蚊孳生地众多,而且类型复杂,有些容易找到,有些很难找到,有的根本无法找到。
白纹伊蚊成虫喜欢栖息在孳生地周边,上述场所茂盛植被常常遮住阳光,水体又众多,形成局部温湿度相对稳定小生境,成了白纹伊蚊繁衍的理想场所。
当人们浇水、浇花、绿化养护、观赏花草;上下班出入车棚、地下车库等阴暗场所;在公共区域植物茂盛处活动;体育锻炼或携带宠物户外活动等。很容易与白纹伊成蚊近距离接触,这个时间段恰好是它的活动高峰期,极易遭到叮咬,这也是夏秋季极易发生登革热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图-4白纹伊蚊孳生地类型众多复杂
我们在开展登革热病人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应急处置时,也观察到不仅仅是在环境条件脏乱差,防蚊设施不好时会有病人。周边植被茂盛,家庭防蚊好时,也会有登革热病人(图5,6)。这说明白纹伊有极强适应性,与人类想象只要环境好了,蚊子就会减少结果大相径庭。因此,人类还必须做好防蚊灭蚊工作,这样才能做到生活和工作环境,既亮丽优美又舒适安全。
图-5环境脏乱差的疫点图-6植被茂盛的疫点
笔者在现场观察到,有时植被茂盛,修剪不及时,有散在小型积水容器时有白纹伊蚊活动;也会发现植被茂盛,修剪不及时,很难找到小型积水容器时也有白纹伊蚊活动;如果修剪及时,绿化层次分明,绿地保持清洁,白纹伊蚊成蚊活动明显减少(图7)。所以,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和有序对白纹伊蚊防制至关重要!
图-7绿化植被管理影响白纹伊蚊活动
三、防治方法——双管齐下
常常会听到“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没有蚊虫就没有登革热!”,正确,完全正确!但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可能完全无积水呀,不少动物和植物的生长和生存也必须有积水(图-8),这也是城市灭蚊工作矛盾的关键点,不是简单一句话就能解决好的。而且,成蚊与幼虫生活环境完全不同,还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和行为习惯密切相关。古人去“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因此,需要给这种存世已有2亿多年古老而又顽强的物种足够尊重,认真研究它,掌握它的生活习性和变化规律。在人类、动物和植物需要积水,蚊虫也需要积水的现实矛盾中,找到平衡点,采用一套有效组合的针对性措施,把白纹伊蚊种群数量控制到不足这害的水平,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图-8灭蚊关键和矛盾点
只从蚊虫角度来看,成蚊和幼虫防制应该是双管齐下,同时用力,阻断或延缓生长发育,防制效果才能显现出来。幼虫包括孳生地清除、管理和化学防治,成蚊包括栖息场所清理、管理和化学防治(图9)。
图-10白纹伊蚊常用防治方法
幼虫防治有清除无用的容器、积水、卫生死角和房前屋后杂物等。管理功能性积水容器,如密闭加盖、纱网隔离、定期换水清洗、养鱼灭蚊等。疏通窨井、沟渠和下水系统。无法清除的积水定期投放灭蚊幼缓释剂等。成蚊防治有清理栖息场所,包括清除孳生地周边的杂草、杂物和垃圾。加强绿化、绿地和各种景观的管理,修剪和养护绿化植物,保持居民小区和单位庭院卫生整洁。当现场成蚊密度高时,适时开展化学空间喷洒灭成蚊是必要措施。而且,化学防治在孳生地和栖息场所清除的基础上效果更加理想。
白纹伊蚊防制效果评价常用方法,幼虫有布雷图指数法、容器指数法、路径法、诱卵器法,成蚊有人诱停落法、双层叠帐法等,可根据灭蚊具体要求来选定方法和评价标准(图10)。
图10媒介伊蚊密度监测
提示:夏秋季台风过后,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可以减少对人类侵害骚扰,降低虫媒传染病发生流行的风险。其中,蚊虫防制措施包括及时清理各种孳生地、垃圾和卫生死角,无法清除孳生地定期投放灭蚊缓释剂,局部成蚊密度高采取化学喷洒防治,对预防控制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探讨登革热防控的相关知识,仅供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疾控白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l/12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