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ldquo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

河北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m.39.net/pf/a_4580343.html

前言

预防传染病,从来都不是以治疗为主。如果不去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再多的病床、再多的医护人员也不够用。

而且,我们有足够的技术和措施去预防、控制当今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传染病,关键在于我们是否采取这些技术和措施。

预防、控制传染病,离不开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即传染病要传播,必须得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只要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阻断,传染病便可终止。

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是什么?传播途径又是什么?我们的对策分别是什么呢?

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源,需要人人参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写道,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染源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但近期发现,一些轻症患者也可能是传染源,而且即便是肺炎患者,有的发病早期不典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太容易被我们识别。不像年的SARS,患者发病后几乎都会发热,而且38℃以上,所以我们通过设立发热门诊,可以把疑似患者给筛出来。但新型冠状病毒有所不同。

从这个角度看,想把每一例传染源找出来,隔离,有着相当的困难。

为控制传染源,从源头上发现和隔离传染源,需要人人参与。

“人人参与”最简单的方式是:此时,只要出现发热或咳嗽、打喷嚏等症状,请务必和家人(周围的人)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这也是社交礼仪的安全距离),戴上口罩(不要纠结是不是防护口罩或N95,是口罩就行),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肘部遮挡,千万不能用手去捂住口鼻!!!

咳嗽、打喷嚏要用胳膊肘遮挡,千万不要用手捂

而用胳膊肘遮挡,病毒喷在衣服上,不会污染其他物体表面。因此,特别强调,要注意咳嗽礼仪,同时,不洗手不能接触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口、鼻等黏膜部位。

有的人担心,万一有人打喷嚏喷到自己身上,可就不得了了。

关于这点,请大可放心,病毒离开潮湿环境,很快就失去活力。如果实在担心,从外面回到家,把衣服挂在阳台上,太阳晒一晒便可以了。因为,紫外线可以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切断传播途径,是阻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关键

接下来看看它的传播途径。

现有的认识,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

注意:飞沫的传播距离通常为1米,一个人打喷嚏、咳嗽,病毒沉降在周围的环境中,并不会在空气中长时间悬浮,也就不会像精确制导导弹那样 的掉落到某个人的眼中,通过结膜而传播。试想一下,如果传染病能这样传播,世界末日也就不远了。

但是我要跟大家说明,我的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一种,即接触。如果接触不到病原体,就不会被感染。

接触分为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

直接接触是指病原体从一个人直接进入另一个人,如一个人对着另一个人打喷嚏,飞沫便会进入对方的口鼻眼,通过粘膜直接进入人体;如含有乙肝病毒、HIV等病原体的血液输给另一个人,属于直接接触传播;通过不安全性行为传播的疾病自然也属于直接接触传播。

而间接接触传播,更为常见。有通过生命媒介(蚊媒等昆虫)传播的疾病,如疟疾、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等。也可通过无生命媒介传播,如医护人员不小心发生的“针刺伤”而感染的HIV、HBV。但是,无论呼吸道传染病还是经血液传播疾病,还是肠道传播疾病,均可通过我们的手来传播。

是的,通过我们的手来传播!!!尤其是通过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包括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除了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在无有效防护、近距离密切接触患者而直接传播外,更多是通过手的间接接触来传播的。

新型冠状病毒是如何通过手来传播的呢?

一个人咳嗽,打喷嚏,如果用手捂的话,病毒污染手之后,人们往往不能及时洗手,然后手接触的地方也会被病毒污染,如门把手、电梯按钮、桌面等物体表面等。此时,另外一个人的手接触到这些部位,如果不洗手,揉眼睛、抠鼻子,病毒便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

注意:有研究显示,冠状病毒在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光滑物体表面上可存活数小时,如果温度(22-25℃)、湿度(40-50%)合适,甚至可存活数天。

除了呼吸道传染病,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如血透室)、肠道传播(托幼机构)的疾病也可通过手来传播。比如这十几年我国常见的手足口病,几乎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正是他们还不懂得很好的洗手,如果家长和老师疏于对玩具、奶瓶的日常消毒和清洁,孩子们用手摸完“小屁屁”,再摸玩具,就会把病毒带到玩具上,下一个小朋友玩完玩具,不洗手,把手搁嘴里,不是常事吗?可这样,便形成“粪-口传播”了。

新近研究发现,患者粪便也可检出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存在“粪-口传播”。但即便如此,好好洗手依然可以预防。

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最重要的是洗手,不洗手不能接触自己的口鼻眼等部位。

当然,传染病自然也没有一些人担心的那样,不能摸、不能碰,甚至不能看,一看就会传染(看一眼也会传染?那不叫传染病,那可是爱情的力量呢)。

那么,何时应该洗手?又该如何洗手呢?

洗手时机:饭前便后洗手,过时了,还得加上“便前洗手”;回到家之后;做饭前;咳嗽、打喷嚏、擤鼻涕之后;接触过动物之后;撕开快递包装之后……

如何洗手: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顺序不要紧,要紧的是各个部位都得洗到,时间至少40-50秒,而且要用流动水。

如果在外面,没法用水洗手,可以使用含有酒精的“消毒湿纸巾”或“免洗快速手消毒剂”,按照七步洗手法,揉搓15-20秒,效果是一样的。

然后是正确戴口罩

当然,新型冠状病毒也不会漂浮在空气中,在走大街上、公园里,便会感染人。即便有个病人路过,打了几个喷嚏,由于开阔的环境,即便有病毒散落在周围,也很快被稀释,不足以造成人的感染。因此,在大街上、公园里,没必要戴口罩,除非防雾霾。

当然,如果在密闭、不通风的场所,在疾病流行时,还是需要戴口罩的。

如何正确戴口罩,不再赘述。

至于选择什么样的口罩,在物资紧缺时,有胜于无,不是?如果实在不放心,别乘坐电梯,就爬楼梯,还锻炼身体。这个季节,房间通风也非常重要。通风方法:居室每日开窗通风:是最简单有效的空气消毒方法,一般早晚各开窗通风1小时;紫外线灯照射:室内按1-1.5W/cm3的紫外线灯功率计算,照射30-60分钟。注意:紫外线消毒,和光一样,照得着才有效。

留点时间,说说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因为是新病毒,我们都没有免疫力,都是易感人群,目前没有疫苗,没有预防用药。但并非这样,我们就坐以待毙了,还得回到传染病控制措施中,切断传播途径在任何时候都是法宝,而且最为经济,好好洗手,正确戴口罩,便会远离新冠病毒!

蒋荣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l/1138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