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登革热,不要怕,医院专

指导专家:感染科门急诊副主任医师

李金强

主攻方向:病毒性肝炎,特别是重症肝炎救治、慢性乙丙肝抗病毒治疗以及肝癌早期诊治。

收到什么样的“红包”会不开心?

答案是:蚊子给的“红包”!!!

蚊虫叮咬是虫媒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渠道

又到登革热的流行季节

该如何防范呢?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是伊蚊(花斑蚊)叮咬在人群中传播。登革热的流行与蚊密度有关,流行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感染登革热后,会突然起病,有畏寒、发热,24-36小时内体温可达39-40℃,伴极度疲乏、头痛、关节痛、纳差、恶心、呕吐,皮疹等症状,有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部分病人有出血倾向,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大量出血、肝肿大甚至休克。

登革热传播速度快,但可防可控可治

关键在于预防

广大市民群众不必恐慌,要加强健康防护意识,防蚊灭蚊是最关键的预防措施。

专家建议

?做好居家环境及周边环境的卫生、蚊虫孳生地清理。及时清除各类积水、垃圾以及卫生死角。特别要及时清理居家环境内的小型水体如花盆、水盆(桶)、坑洼地的积水。无积水就无蚊虫,无蚊虫就无登革热。

?注重个人防护。睡觉时使用蚊帐,用纱窗或关闭门窗防止蚊子进入室内。喷洒药物杀灭成蚊,每日伊蚊活跃时间段(上午8~10点和傍晚4~6点)减少外出活动,减少到积水和植被丰富的地点散步或健身运动。外出穿着浅色长袖上衣及长裤,或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喷蚊虫驱避药物。尽量避免花斑蚊较多的山林、瀑布等以及不通风的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近期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红疹等症状的市民,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外出旅行和蚊虫叮咬史及同行人员健康状况,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供稿:感染科门急诊李金强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党委办公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d/4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