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先锋ldquo林巧稚式好医生
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消毒与病媒传染病预防控制科
柯雪梅副主任医师
荣获“林巧稚式好医师”表扬人选
医生,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信仰。为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年中国“医师节”期间,市卫健委以“弘扬崇高精神、聚力健康中国”为主题,组织开展了“林巧稚式好医生”评选活动。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副科长柯雪梅副主任医师荣获“林巧稚式好医生”表扬人选。
提起疾控,
也许有人会说
就只是打打预防针了。
面对这样的声音,
我们有点委屈~~~
这个说法有点片面
其实我们的工作很多
包括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公共场所卫生、慢性病和地方病防控等等。
疾控人,
时刻保障着一方人民群众的
生命健康,
始终为捍卫全市人民身体健康
不懈努力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
听一听柯雪梅的故事。
共同来认识病媒疾控人的工作……
一名病媒疾控人的工作自白我是一名病媒传染病防控人员,
始终与蚊子、老鼠、苍蝇、蟑螂等
病媒生物长期对抗。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环境而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更可能传播多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媒传染病,如鼠疫、出血热、登革热、钩体病、恙虫病、疟疾、斑疹伤寒等,此外,还可能通过机械携带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等消化道传染病。辨得明不同的病媒传染病特点,
分得清各种病媒生物的种类;
今年来,
我市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输入
压力极大,
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作为病媒传染病防控负责人
将蚊媒传染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
加强对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的
监测与预防控制。
查得了病媒传染病的传播源头,
断得了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发现一例登革热输入病例,
确保 时间组织开展调查,
有时候
在工作中可能遇到不了解登革热
或者不理解我们工作的患者,
我能够耐心细致地沟通,换位思考,
有效管理传染源,避免疫情扩散,
钻得了地下室垃圾堆探寻孳生地,
翻得了孳生蚊蚴的盆盆罐罐;
同时及时落实清除孳生地、蚊媒应急控制等
规范处置措施,防止疾病蔓延,
确保我市未发生登革热等
蚊媒传染病本地传播。
当得了蚊媒密度监测的人体诱饵,
背得了消毒杀虫的喷雾器;
为了科学地防控病媒传染病,
还要长期地监测、控制病媒生物,
甚至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
以便打败它们,
还要在实验室中
饲养它们来进行研究。
病媒生物的孳生地多是一些卫生较脏乱差的地方,如垃圾投放点、厕所、污水沟、死水池、地下室、工地、废品收购站以及洪涝灾害后环境等。作为病媒传染病防控人员,每个月都要深入这些场所,调查病媒孳生情况。上得了讲台指导基层疾病防控,
下得了田间寻找寄生虫中间宿主;
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勤勉敬业,顶着烈日酷暑,穿梭在大街小巷,行走于田间地头,查明蚊、蝇、鼠、蟑各类病媒生物孳生情况,掌握病媒生物密度动态变化,对全市重点场所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和督导,指导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开展,降低全市病媒生物密度。
作为项目负责人筹建了我市的病媒生物抗性实验室,从无到有,实现了我市抗性实验室“零”的突破,走在全省市级疾控中心的前列。近两年持续开展蚊、蝇等病媒生物抗性实验,指导全市病媒生物综合治理,合理使用杀虫剂,为我市病媒生物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防控病媒传染病的发生。
入得了社区开展疾病健康教育,
进得了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
我们不是社会经济的直接创造者,
却是人民健康、社会文明的守护者。
年7月受1号台风影响,闽清县塔庄镇出现特大暴雨,受灾情况严重。根据省卫生健康委和中心统一安排,7月14日赶赴闽清县塔庄镇开展灾后防疫工作。抗洪救灾、卫生防疫任务重,工作条件艰苦,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时刻牢记市卫生健康委领导和市疾控中心领导的嘱托,科学防控,认真落实各项灾后防病措施,为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为守护灾区人民群众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身为疾控工作从业人员,
我和我的同事们
始终都秉承对人民满腔热情的态度、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从自身做起,从现在抓起,
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为守护人民的健康而努力!
精彩回顾
供稿:消媒科
欲了解更多
厦门一手健康资讯
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zd/1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