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登革热栩乐缘幼儿园给家长的一封信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蚊媒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属于乙类传染病。本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目前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等地流行较为广泛,我国的广东、福建发病也较多。
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传播的蚊子到底长哪样?医学小课堂能传播登革热病毒的蚊子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而据省疾控中心监测到的权威数据表明,我市无埃及伊蚊,因此我市能传播登革热的蚊子主要是白纹伊蚊,俗称“花蚊子“。
白纹伊蚊喜欢孳生在小型的积水容器中。如家居周围废弃的缸、罐、桶、锅、泡菜坛、盆景、莲花缸、罐头盒、碗、杯、旧轮胎等积水中。室内的插花瓶、水缸、痰桶和花盆托等积水。植物的茎叶等小型积水,如竹筒、椰子壳、芭蕉叶等积水中。白纹伊蚊除孳生在人居周围外,在远离人居的竹林的竹桶、树洞、石穴等积水容器中,也可孳生大量白纹伊蚊。
白纹伊蚊主要是白天活动的蚊种。每天有上、下午两个高峰,早上大约是在日出前后约1-2小时,下午约在日落前2-3小时,通常黄昏时间活动频繁。
登革热的症状有哪些?突发高热:一般持续3~7天,24-36小时体温可达39℃以上
三痛:主要为剧烈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
三红:面部、颈部、胸部潮红
皮疹:皮肤可有麻疹样、猩红热样、荨麻疹样等皮疹
其他症状:乏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如何发现登革热?医学小课堂如果您具备以下3个条件:①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地区,②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③出现发热或上述其它登革热样症状,医院就诊并陈述清楚病情,以免贻误病情。
登革热的治疗主要采取对症治疗,目前也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登革热,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登革热是一种具自限性倾向的传染病,无并发症患者的病程约为10天。本病通常预后良好。
登革热怎样预防?预防登革热,防蚊灭蚊是关键:
1.登革热流行时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家中、宿舍内应尽量装置蚊帐;
2.避免在树林、草丛、凉亭等“花斑蚊”出没频繁处逗留;
3.白蚊伊蚊幼虫孳生在水缸及盆、罐、坛等积水容器里,及时清理室内外花盆、废弃瓶罐、卫生间的积水,盛水容器每3-5天至少清洗、换水一次,或放养食蚊鱼等,清除伊蚊孳生地;
4.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饮用水容器或功能性容器积水要求严密加盖。
Hello,伙伴们长按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jc/9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