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人文故事八旬老翁独愁苦,独留身影山中

北京去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8751974975909842&wfr=spider&for=pc
有人问,这些年来,在秦岭南坡那些寂静空旷的山村中行走,有没有遇见过什么样的场景,让人忍不住就鼻子一酸,眼底泪花涌动?这样的场景当然有了,那是黑沟里的一条狗,一位老人,还有一所已经荒废的小学校。这所小学校并不大,里面荒草丛生,早已空无一人。小学校旁边,紧挨着一栋老房子,里面住着一个老人。老人一个人一个家,只有一条狗相伴。我们寻访黑沟的那一天,明媚的春日里,老人孤独地坐在小学校后面,用老式烟杆抽着旱烟,而狗则安安静静在趴在家门口,看守着这个实际上并不需要看守的简陋的家。狗是孤独的,老人是孤独的,小学校更是荒凉孤独的。大山苍茫,大地无声。-1-从沟口算起,约四里地后,再往黑沟深处走,人家就渐渐少了起来。路边常常出现一两户、三五户人家的老房子,稀稀拉拉地聚在一起,因为破败低矮,显得无精打采。原先沟口那种沃野十里的场景,逐渐被两山夹一川的地貌替代。时节虽然已经到了一年中的孟春,阳光很暖,但道路两旁的树木,却大部分都尚未发芽转绿。这个时候,秦岭山中的雨水还不是很多。遥遥望见山脚下,出现一大片翻耕过的土地。这土地中间,立了三根电线杆子。中间那根电线杆子旁,有一个水泥墩子,看样子像是装小型变压器用的,只是变压器已经没了。顺着水泥墩子往左边看,有一个院子,这院子被一段低矮的围墙围着。墙里面,隐隐露出一个屋顶来。这院子规模不小,算是一个大宅院了!如此深山中,难道会有一个大户人家?再顺着水泥墩子往右前方看去,那边出现一小片竹林。竹林边上,也有一栋老房子。“汪—汪汪——”,有狗叫声从老房子那边传了过来。-2-有狗就有人,我们决定先去竹林那边看看。天很蓝,日头很烈,也走累了,还可以顺便歇歇脚。这是一栋土墙老房子,老房子边上有一棵老树,树上有鸟儿筑了四个巢。山里头,人与飞鸟这样的小精灵,其实是一种共生关系。你盖房它筑巢,大家把家安在了一起,相互做个伴。这户人家院子里的狗叫得很凶,不过还好,它被一根铁链紧紧地拴着。大门是闭着的,但并没有上锁。门上新帖的对联、门神都很喜庆,红艳艳的。屋檐下的台阶坑坑洼洼,并不平整。这个家很简陋,几乎看不到任何值钱的物件。主人去哪儿了呢?难道是在房内?“喂!有人在家吗?”我们对着房子大声喊了几下,但并不见有人走出来。门上钉了两块牌子,其中一块写着“李庙乡-黑沟村-26”,另一块写着“商州市移民搬迁受益户”。我一时没看明白,这是搬走了受益,还是搬来了受益?综合起来看,应该是搬走了受益才对。不过这牌子也太旧了点,如果是搬走了受益,该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为何还有人住在这里?-3-这栋老房子的门窗式样都很老旧,一看就是几十年前的老物件。两张竹晒席,也被卷了起来。唯一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就是主人劈了很多柴禾,几乎快把屋檐下堆满。那条被铁链拴着的狗,还是一直在叫,不过反正咬不到人,索性懒得去管它。院子里有一些拇指粗的小树枝,被截成了一小段一小段的,堆成一个圆柱形。主人大概是想趁着这日头正好,把它晒干之后,好用来烧火。山里过日子,如果手头勤快,会有干不完的活。仅仅就是储备这些柴禾,就可以有毛毛柴、杆杆柴、棍棍柴、块块柴……就在我们站在院子里,看着这柴火堆的时候,主人终于出现了。-4-这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看样子有七八十岁了,他其实并没有走远,就在对面那个有围墙的院子后边。大概是听到了狗叫声,老人慢慢从远处返回家中。他的嘴里叼着一根老式烟杆,烟杆上还系着一个烟袋。老人一边走一边吸着烟,从肺里吐出来的烟雾,正好飘在头顶。“你们是来干啥的呀?”老人语速很慢,轻声问道。“路过,想进来歇一会!”我们回答。“噢!”老人应了一声,就再也没有问别的话。院子里先前那条一直在叫的狗,见到它的主人后,热情得有些过度,就像是见到了经历了生死之后的久别重逢,它居然立起了两条后腿,站起来扑到老人身上。老人轻轻推了一下狗,狗知趣地后退了半步,然后双脚继续站立在地上,不过却抬起一条前腿,轻轻地搭在老人手上,好像是在与主人握手!-5-院子边的竹林下是小河沟,小河沟里依旧游着一些细鳞小鱼。大概数了一下,大大小小竟有50多条。“这是什么鱼呀?”其实我们是没话找话,目的只是想和老人多聊一会。“我也不晓得是什么鱼!”老人实话实说。“沟里咋长了这么多鱼,都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继续询问。“不知道呀,反正沟里有水,就会长鱼。”“这鱼能不能捞起来吃?”想到之前下河沟一无所获,我的捉鱼之心仍然没有死。“这鱼儿太小了,捞起来也没有什么用。”老人回应道。没有什么用的小鱼儿,就这样在小河沟中,得以欢快地自生自灭。从卵里孵化出来时无人知晓,从沟中消失后同样无声无息,它们来无踪去无影。这些小鱼儿的一生,大概只会局限于这一条小小的河沟,只与这一段浅浅的溪水有关。-6-“您家对面那个院子,以前是某个大户人家的房子么?”实在没什么好聊的,我们只得询问对面的那个院子是干啥用的。“不是,那边以前是个小学堂!”老人语气平缓,用了“小学堂”这个词,而不是它的同义词“小学校”。“什么?是个学校?可以进去看看吗?”没想到如此偏僻的地方,以前也曾经有过学校。“荒废了好多年了,里面早就没有人住了,你们想去看就去看吧!不过要小心点,里面的房子快倒塌了!”老人说道。告别老人,我们返身朝着对面的小学校走去。-7-这个院子有一个小小的门楼,但通向门楼的路已经被挖断了。我们只得先爬上一个小土坡,踩着地上刚刚长出来的青草,才能走到院子跟前去。大门虚掩着,并未上锁。轻轻推了一下,门咯吱响一声,然后就打开了。朝院子里面看过去,前一年长出的草已经枯萎,一片焦黄。今年新长出来的草,透着嫩嫩的绿,就伏在这些枯草下面。移步走到院中,才终于看清楚了,这栋老房子竟然门窗成排,这里以前果然是一个小学校!左边的那扇门,应该是当年老师的办公室。而右边的那扇门,应该就是学生们上课的教室。这栋房子的墙体,既有青砖也有土坯,上面屋顶已经陷下来,果然摇摇欲坠。走进办公室,房间很狭小,墙上用红漆写了七个大字:“计划生育一览表。”看来这个学校废弃之后,肯定曾被重新另作他用。走到教室里,里面早已空空如已,没有课桌,也没有板凳,更没有孩童朗朗的读书声。教室的后墙,是土坯做成的,因为雨水侵蚀、年久失修,已经倒了一半。-8-教室里的黑板上还有字,不过都是些英文,而且字迹模糊。大概写着:“Whydon’tyoutalktoyourparents?”查了查英语课本,有可能是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会是这个小学校这间教室里的学生们,当年上的最后一课么?朝向院子的五扇窗户,齐齐地打开着,就像教室里还坐着学生一样。但凡三四十岁的人,大概都有在这种乡村小学校里读书的经历。许多年过去了,当再次看到这样的场景时,我不知道别人的感受怎样,我只知道自己的心在隐隐作痛!岁月呀,曾经悠悠扬扬的日子,那些停留在教室里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再复返!这个小学校只有一间教室,院子也很小很小,当年在此学习的人应该不会很多。不过,曾经在这里上学的学生,无疑都是在这里被埋下了梦想的种子,发誓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如今,几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年的学生想必都通过不同的方式,离开了这些偏僻的秦岭山沟沟,只有这个学校被遗忘在了时光里。-9-教室旁边还有一间土坯房,应该是老师的起居室。起居室很小,又分为一间小小的厨房和一间连在一起的卧室。从窗户望进去,卧室里面只有一个土炕,房间内已经结满了蛛网。退出这个已被时光遗忘的院子,我们轻轻地闭上了小学校的大门。这时才发现,大门口墙上同样写着七个大字:“男孩女孩都是宝。”走远了抬头看小学校后面,没想到竟然看到了刚才那位老人,只见老人背对着我们,正安静地坐在地头,大概是在继续抽他的旱烟吧。看见这个孤单的背影,想起了刚才与老人告别时,他不但提醒我们说小学校的房子快倒塌了,其实还说过一句话,当时只觉得有点无头无脑,老人说的这句话是:“我就一个人!”如果你喜欢阅读这样的图文故事,也可以点击下面的商品链接,购买我写的书《#远村行走#》,这本书由著名作家贾平凹老师、比尔·波特先生倾情推荐。远村行走:寻访中国最后的山村/秦明京东好评率%无理由退换¥36.35购买已下架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jc/1516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