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荔城街第三幼儿园丨预防登革热
预防登革热
??尊敬的家长:
您好!为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降低夏季登革热疫情危害风险,即日起至3月31日开展灭蚊大行动,请大家自觉配合清理自家的水生盆栽及容器、瓶罐积水,检查房屋及天台积水,杜绝蚊虫滋生,以下带大家了解一下登革热??。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急起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者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我国病例多发生在3~11月份,7~9月达到高峰;登革热是通过伊蚊叮咬人来传播的,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如何有效预防登革热
伊蚊(俗称花斑蚊)主要生在哪里?
??水生植物容器:盆景、花瓶等;
??贮水容器:水池、水缸等;
??闲置容器:碗、瓶、缸、罐、快餐盒等;
??其它水体:竹节、树洞、石穴、假山、废轮胎、屋顶反梁、建筑工地积水等。
预防登革热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消灭蚊虫孳生场所:翻盆、倒罐、填堵竹洞、树洞,消除一切形式的小积水。
??对户内、外各种水缸加盖:每隔3~5天换水及彻底刷洗一次,以清除杀灭水缸内壁幼虫及蚊卵;或在水缸中放3~5条吞食蚊虫的鱼类。
??花瓶、盆景等水生植物每3~5天换水一次,并冲洗根部。不在露天堆放废轮胎,或用塑料布覆盖,不得积水。
??对难于清除的非饮用水容器积水,可投洒缓释杀虫剂,或在水中放3~5条吞食蚊虫的鱼类等。
预防登革热,牢记三句话:
??登革热是通过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人来传播的。
??伊蚊的幼虫生活在水缸、盆、罐等清水型小积水中。
??翻盆倒罐,消除积水,每隔3-5天刷洗水缸和更换花瓶(盆)的水,可以有效控制伊蚊孳生,预防登革热。总之,有积水就有蚊虫,无积水就无蚊虫!
TOMY
MOTHER
如何判断是否中招登革热
登革热潜伏期1~15天,通常5~9天。也就是说,被蚊虫叮咬后的1~15天内,观察是否存在以下情况:
1.突发高热(24~36小时内体温高达39℃),发热可持续3~7天;
2.伴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疲乏、恶心、呕吐等;
3.可出现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皮肤出血倾向;
4.眼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皮疹;
5.验血发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jc/11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