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人,八月份要小心这些ldquo

(▲戳链接看详情)

炎热的夏天

挡不住小伙伴们对于美食的热爱

但这可不仅是吃货的季节

也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

警惕!

近期厦门气温回升,湿度加大

给了细菌可乘之机

食物中毒将进入高发期、多发期

腹泻、腹痛?警惕食物中毒!

在众多细菌中

哪种细菌是引起食物中毒的榜首?

大boss就是

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

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8月份依然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峰期。当前,阵发性的降水,加上较高的温度,这样的温湿度环境非常适合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等细菌的繁殖生存。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

这两个菌到底有多厉害

副溶血性弧菌

副溶血性弧菌广泛存在于近海岸的海水、海底沉积物和海产品中。鱼虾蟹贝都是常见的可能含有副溶血性弧菌的海产品,特别是牡蛎、毛蚶、蛏子等滤食性贝壳类,更容易在体内富集这种细菌。

常见症状: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一般有一到两天的潜伏期,之后急性起病,表现为肠胃炎。常见症状就是腹痛、腹泻,呈喷射性水样便,可能混有粘液或脓血,一天大便5-6次,多的可达10多次,伴有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表现,还可能出现头疼、发烧等症状。

图/东方ic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通常具有自限性,病程比较短,2-3天后可自愈,不留后遗症,也不大可能危及生命。治疗方面以对症处理为主,除非特别严重,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中的一个重要的菌属,也是常见的食品污染源,可引发急性肠胃炎。人感染这种病菌后会出现发热、腹泻、呕吐、腹痛等症状,病情往往持续4天至7天,严重时会死亡。5岁以下儿童、65岁以上老人或免疫力有缺陷者更易感染这种病菌。

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医师华洋静玲

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超过一半以上都是副溶血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主要存在于鱼虾蟹等海产品当中。

如果发生腹泻、腹痛

等急性胃肠炎的症状

很有可能就是食物中毒了!

一定要当心

那么,食物中毒该怎么预防呢?

01煮熟煮透

副溶血性弧菌还是比较脆弱的,怕热也怕酸,加热到80-90℃时一分钟就能把它们杀死,在食醋中数分钟就会死亡。所以,吃海鲜时只要蒸熟煮透,就不用担心副溶血性弧菌了。

02不吃生鲜

有人就是喜欢吃生海鲜,认为既然这些小家伙怕醋,那吃生海鲜的时候蘸点醋就行了。这还真不行,副溶血性弧菌怕酸没错,但你得把它们泡在酸里,吃海鲜的时候在表面蘸那点醋,根本不足以杀死藏在海鲜里的细菌,还是老老实实吃熟的才安全。

03避免交叉污染

防止厨房内交叉污染也很重要,避免生鲜海产品及其盛放、处理的器具污染其他食品。我国报道的引起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食品除了海产品外,还有凉拌菜、咸菜和熟食制品,多是因不规范操作导致交叉污染所致。

市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医师华洋静玲

烧熟煮透,这一点做到,基本上是可以杀死副溶血性弧菌等等这一些细菌的。

烹调时尽量现吃现做、

注意生熟分开、烧熟煮透

吃剩的食物及时放进冰箱

食用前仍要彻底加热

此外,登革热也要注意预防!

登革热疫情持续升温近两周,菲律宾、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登革热进入大幅度上升期,超过往年同期水平,科特迪瓦、巴西等非洲美洲地区登革热疫情持续升温。夏秋季是我市蚊虫生长繁殖高峰的季节,一旦有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发生,非常容易引起本地传播。

医生表示

登革热有特异性的

“三红”和“三痛”症状

“三红”指面、颈、胸部潮红,像喝醉酒一样指头痛、眼眶痛及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三痛”

多数病人病情较轻,但也有少数病人会有各种各样的出血症状甚至重症,尽早进行救治可以大大降低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

市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医师伍思翰

十五日内,有去过登革热疫区,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医院就诊,并且告诉医生你的外出史。

一旦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希望大家身体都健健康康棒棒哒~

记者/肖鑫、段志伟整理自特区新闻广场、人民网健康

编辑/陈倩实习编辑/林恺冬

责编/继成、贤云

厦门广电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jc/115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