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首例输入性寨卡病例防感染,出国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9日通报,我委组织专家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寨卡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病毒,通过什么方式传播,感染后对人的危害性有多大……对于市民关心的这些问题,杭州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所的专家任晓宾医师为大家释疑解惑。

“寨卡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寨卡病毒”属于黄病毒家族,与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病毒近亲。这是一种新出现的蚊媒病毒,年,它首次在乌干达通过丛林黄热病监测网络在恒河猴中发现的。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受到感染的伊蚊属蚊虫叮咬传播到人,这主要涉及热带地区的埃及伊蚊。它与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的蚊虫相同。另外,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寨卡病毒有可能通过性接触在人际间传播,但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寨卡病毒感染后有什么危害?

各类人群包括孕妇对寨卡病毒普遍易感,在有寨卡病毒流行的地区生活或前往这些地区旅行会增加感染风险。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患者可能对该病毒具备免疫能力。

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即从接触病毒到出现症状的时间并不为人所知,可能为几天。疾病症状与诸如登革热等其它虫媒病毒感染类似,包括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全身乏力以及头痛。这些症状往往较轻,2~7天自愈。寨卡病毒病还可能会造成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并发症。但近期在巴西出现的疫情中,当地卫生当局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与小头症之间存有关联。然而,在解释婴儿小头症与寨卡病毒之间的关系之前仍需要做出更多调查。

“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国家旅游安全吗?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并不建议就美洲国家的寨卡病毒病疫情采取任何旅行或贸易限制措施,我国也未发布旅行限制的建议。防止寨卡病毒感染的最有效保护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具体措施包括使用驱虫剂灭蚊;穿浅色的长袖衣服和长裤,使尽可能多的身体部位得到覆盖;采用纱网、门窗紧闭等物理屏障;在蚊帐内睡觉。另外较为重要的是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实施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从而去除可使蚊虫滋生的地方。应当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by/825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