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近日确诊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永康市近日确诊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专家提醒:登革热可防可控,突然发热应及时就医

  本报消息10月12日,永康市登革热预防工作协调会通报,永康确诊一例输入性登革热病例。目前,经过防蚊隔离和治疗,患者李某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有所缓解。同时,全市灭蚊防疫工作已全面展开。专家提醒市民,登革热可防可控,突然发热应及时就医。

  永康市委书记徐华水,市委副书记、市长金政了解情况后,要求高度重视登革热疫情,严加防控,及时有效开展相关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据悉,10月9日上午,患者李某因“发热、乏力”医院就诊,以“发热待查”收治入院。10日,经流行病学调查,李某有到过广东疫区史,初步诊断为疑似登革热病例,采集血液标本送检。11日下午,接到金华市疾控中心报告,患者登革热IgM抗体阳性,为实验室确诊的输入性登革热病例。

  今年以来,广东省多个地市登革热疫情呈现高发态势,疫情持续上升,形势严峻。10月15日,秋季广交会即将举行,届时,前往广州的人流量将大幅上升,卫生部门提醒,前往广州的车辆要配备杀虫剂、消毒水等设施,返回永康前要做好灭蚊工作。

  据悉,金华有多个县市出现了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均未发现死亡现象。登革热相对其他传染病,可防可控。目前,永康市已开展灭蚊防疫工作。

  卫生系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医院采取防蚊隔离治疗;及时对病例疫情上报,对患者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下一步,永康对病例继续采取防蚊隔离治疗,进一步规范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院感防控等工作;开展疫点灭蚊和孳生场所处置人员的培训、指导,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开展辖区内爱国卫生运动,去除、销毁或处理伊蚊幼虫孳生地,包括沟、渠、水池及房前屋后的储水容器。

  永康市领导胡联章说,各镇(街、区)、单位、部门要协调联控,高度重视公共卫生建设工作。预防工作要切实到位,灭蚊、消毒不留死角。救治要及时有效,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要确保信息快速畅通,加强疫情监测,提高防病意识。

  

  

  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由蚊子叮咬人传播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蚊伊蚊,在我省主要是白蚊伊蚊。发病季节与雨季有关,5~10月是我省流行季节。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避免蚊虫叮咬,杀灭成蚊,消除蚊孳生地。

  登革热的潜伏期为2~15日,一般为5~8日,患者多以突发高热为首发症状,伴有严重头痛、眼眶痛,关节和肌肉痛等症状。市民如突然发热,医院就诊。

欢迎:

1.点右上角,然后

2.点右上角,然后→

(安卓用户可点击本信息标题下方蓝色永康金报进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by/604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豫ICP备12000984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