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号的益生菌和OTC的益生菌有什么差别
大火的从品牌吵到了配方、从配方吵到了标准,当然各有各的道理,当然,医院也一定不陌生,因为医生针对有些病种会开益生菌,那问题来了,益生菌食字号的与OTC的区别有什么区别?今天和大家从几个方面说说
首先是认真标准:
食物益生菌是指一些食物中存在的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例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这些微生物能够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消化和吸收,增强免疫力等。常见的食物益生菌包括酸奶、豆类和全谷类食品。
OTC是指非处方药,它们可以在药店或超市自由购买和使用。OTC中也包含一些含有益生菌的制剂,例如妈咪爱和金双歧。这些制剂中含有一定数量和种类的活性微生物,例如枯草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这些微生物通过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细菌或毒素产生、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方式来发挥治疗或预防作用。
食物益生菌与OTC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1.食物益生菌属于食品范畴,不需要经过药品审评和注册,只需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和规范。而OTC属于药品范畴,需要经过严格的药品审评和注册,符合药品质量标准和规范。
2.食物益生菌的作用主要是调节肠道功能,提供营养素,预防疾病,没有治疗作用。而OTC的作用主要是治疗或预防某些疾病,例如慢性腹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高胆固醇等。
3.食物益生菌中的活菌数一般较低,通常在10亿至亿CFU之间。而OTC中的活菌数一般较高,通常在亿至0亿CFU之间。活菌数越高,能够保证到达肠道的有效数量越多。
4.食物益生菌使用的菌株一般是人体肠道本地菌种,例如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这些菌株适应人体肠道环境,可以在肠道内定植并发挥长期作用。而OTC使用的菌株一般是非本地菌种,例如枯草杆菌和肠球菌。这些菌株与人体肠道不完全适应,不能在肠道内长期定植,并且可能存在潜在的致病或耐药风险。
这是从“产品”角度来说益生菌到底是食字号还是药字号,因此你说什么菌株能治病,什么菌株不能治病,这就是不科学的。
益生菌是否能治病,取决于医生给到的用菌方案,用什么菌株、什么剂量、如何组合,同时需要匹配什么样的干预方法才能达到效果。另外一个就是看是否有临床检测报告,比如脆弱拟杆菌BF,这个是目前有非常多研究的益生菌,目前绝大多数用途都是在疾病治疗和干预上,因此这个是判断益生菌是保健还是治病比较重要的依据。
总之,生病一定要找医生,不要自己盲目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dmin15.com/jbby/14539.html